城市規劃學城市規劃原理綜合練練習題(9)


二.名詞解釋:
1.雅典憲章:1933年國際現代建筑協會(CIAM)在雅典開會,中心議題是城市規劃,并制定了一個城市規劃大綱,該大綱后來被稱為雅典憲章。
2.城市性質:各城市在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網絡以至更大范圍內分工的主要職能。
3.城市規劃:人類為了在城市的發展中維持公共生活的空間秩序而作的未來空間安排的意志。
4.城市人口:與城市活動有密切聯系關系的人口,他們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圍內,構成該城市的社會主體。
5.城市綠地:用以栽植樹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設施,基本上由綠色植物所覆蓋,并賦以一定功能與用途的場地。
6.城市用地區劃:城市地域因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將用地劃分成不同的范圍或區塊,以表達一定的用途、權屬、性質或量值等。
7.城市用地:城市規劃區范圍內賦以一定功能與用途的土地的統稱,是用于城市建設和滿足城市機能運轉所需要的土地。
8.熱島效應: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綠地和水面偏少,生產與生活活動過程中散發出大量熱量,出現市區氣溫比郊外高的現象。
9.城市空間系統:城市范圍內社會生態、及基礎設施各大系統的空間投影及空間關系的總和它是決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決定城市各構成要素關系的合理性和運營的有效性。
10.三類用地:不適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條件極差,必須付以特殊工程技術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設的用地。
11.城市景觀規劃:根據城市的性質規模、現狀條件、總體布局,形成城市建設景觀布局的基本構思。
12.居住用地:由幾項相關的單一功能用地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與居住生活相關聯的各項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等用地。
13.對外交通用地:指鐵路、公路、管理運輸、港口和機場等城市對外交通及其附屬設施等的用地。
14.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的地方,是公共設施相對集中而組合有序的地區或地段。
15.城市總體布局:城市的社會、經濟、環境以及工程技術與建筑空間組合的綜合反映,通過城市用地組成的不同形態體現出來。
16.城市開敞空間:是在城市的建筑實體以外存在的開敞空間體,是人與社會、自然進行信息、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
17.分質給水系統:取水構筑物從同一水源功不同水源取水,經過不同程度的交公過程,用不同的管理分別將不同水質的水供給不同的用戶的系統。
18.居住小區: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線劃分的具有一定規模并不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內設有一整套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和機構。
19.住宅群體空間組合:運用建筑空間構圖的規律以及建筑空間構圖的手段,將住宅、公共建筑、綠化種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機地組成完整統一的建筑群體。
20.干道網密度:城市道路系統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積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積內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長度表示。
21.城市用地選擇:根據城市各項設施對用地環境的要求、城市規劃布局與用地組織的需要,對用地進行鑒別與選定的活動。
22.城市設計:對城市形體及三維空間環境的設計,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術及空間環境的藝術處理。
23.城市更新:將城市中已不適應一體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萬人模考試題免費下載,助你高效備考2025-09-08
- 考前自測入口:2025城鄉規劃師模擬考試2025-09-0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鎮化及其發展2025-06-03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2025-05-29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原理2025-05-26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規律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庫(附在線刷題入口)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行政法2025-05-22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法律與法律規范2025-05-19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與鄉村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