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師|邢東新區城市設計方案之楊保軍團隊方案



編輯推薦:2021城鄉規劃師報名條件資格查詢
注意: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證書陸續開始領取,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功能,使用該服務后即可及時免費收到各地區2020城鄉規劃師證書領取時間和下一年度考試相關節點信息等。
楊保軍大師團隊方案
清風之城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朱子瑜代表楊保軍大師團隊匯報規劃方案——“清風之城”。
方案整體布局遵循“綠色導向、面向未來、彈性發展”三大指導思想。構建三級風廊系統,為新區帶來徐徐清風;面向未來的鄰里需求與設施配置讓新區成為理想的家園;采用緊湊單元彈性延展的方式,以應對新區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團隊領銜楊保軍院長,是我國規劃行業杰出的學者和實踐者。他主持和參與了一系列重大規劃項目,并獲得多項規劃及設計大獎。最具代表性的項目就是北川、玉樹的災后重建及參與的雄安新區規劃。面對城鄉創新發展,楊保軍的理解是:“城市總體規劃的地位研究中要兼顧國家、城市政府、各方利益主體、行政主管部門這四方面‘用戶’;與之相呼應,城市總體規劃應具備‘轉型指針、戰略綱領、協同平臺、法定藍圖’四個地位……”。而這些理念,在雄安新區的規劃中有諸多體現。



方案效果圖


模型圖

邢臺城市規劃的五大訴求
邢臺的區域位置在規劃中很難被忽略:首先,從國家層面來看,邢臺位于京哈、京廣線南北向的發展廊道上。第二,從區域層面來看,它位于幾個經濟區的交匯處,未來存在多種可能性。第三,邢臺處在京津冀三小時交通圈上,給邢東新區和核心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在規劃范圍包括11平方公里的城市設計和1.2平方公里站前區的核心區的命題下,楊保軍大師團隊首先提出了邢臺城市規劃的五大訴求:
融入發展區域會給邢臺帶來怎樣的機遇?
高鐵新區未來會是怎樣的發展模式?
在“未來城市”的競賽概念下怎么考慮發展模式?
邢臺的地域和人文如何進行傳承?
城市從西向東發展,不可避免要跨域高鐵及其復合廊道,如何連接?



邢臺的區域位置

邢東新區及邢東新區核心區的區域范圍

區位機遇:兩大“扇面”
那么,邢臺到底正在面臨著哪些轉型的挑戰?團隊分析指出:在經濟產業方面,邢臺的發展雖然穩定,但發展的持續動力正在減弱,原因就是邢臺賴以生存的傳統產業的支撐作用正在逐漸減弱。目前,邢臺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計劃,包括新能源制造環保等新興產業。雖然它的發展態勢很好,但還沒有完全成為支柱性產業,所以創新對這個地區的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第一,邢臺需要在區域里尋找新的創新動力。第二,邢臺的發展需要植入新的理念,運用新的技術來創造更加適宜新人群和新人才的未來城市。
邢臺的發展阻礙還包括空氣污染和人口溢流:邢臺位于太行山東側,地勢也不敵北邊的石家莊和南邊的邯鄲,靜風天氣的產生正因如此。其次,邢臺中心城區聚集的大量污染型功能產業加劇了空氣污染程度。人口問題也進一步激增,溢流現象非常明顯,人才結構難以支撐邢臺的創新。

邢臺中心城區現狀產業布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邢臺如何突破轉型困境?這就要提到邢臺的區位優勢帶來的機遇:首先是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區域南向扇面,國家戰略給邢臺帶來了巨大的政策利好。在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的城市群中,對邢臺的定位是西南方向重要的產業承接平臺和生態環境支撐平臺,這是京津冀想邢臺拋來的難得的“橄欖枝”。雖然邢臺目前存在創新動力不足的窘境,但這一機遇讓其可以借力區域發展進行創新聯動、技術聯動和人才聯動。
其次,在以邢臺、邯鄲為核心的近魯區域東向扇面中,團隊基于空間句法,通過測算并比對尺度下邢臺在區域空間結構中的優勢度發現:在50-100公里的尺度,邢臺與山東半島的東西城市發展帶聯系較強,動向開放發展趨勢明顯。邢臺作為這兩個扇面支撐臂上的重要城市,需要在區域融合發展時,綜合考慮區域生態、交通、產業協同一體化。
只有這樣,邢臺才能在我國迎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下、在京津冀邁入消費圈轉型期中、在高鐵線的加密和進一步的網絡化后,共享京津冀區域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區域消費市場帶來的機遇,以邢東高鐵新區為核心助推邢臺休閑消費業的發展。

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區域南向扇面

以邢臺、邯鄲為核心的近魯區域東向扇面

清風之城,京廣線上的新觸媒
結合邢臺目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團隊也提出了對“清風之城”的四個“關注”:
第一,關注環境,環境是根本。
第二,關注文化,文化是底蘊。
第三,關注創新,創新是動力。
最后,關注新生活,新生活帶給城市新的人群。
清風徐徐,欣欣向榮。方案以綠色、可持續為指導思想,融合藝術、創新,使邢臺成為京廣線上的新觸媒。這座新城可以彈性生長,緊湊高效的中城帶動四個集約復合的微鎮,展開時時煥新的美好。配合新一代CEC(城市交換中心)交通網絡的搭建,實現全覆蓋慢行友好城市;啟用5G智能化設施系統,引入先進的villiger垃圾處理系統,探索先鋒科技的未來新城。

“清風之城”總平面詳解

“清風之城”規劃結構圖

清風之城,京廣線上的新觸媒

清風之城,適應5G時代的空間

四大核心理念
除了對“清風之城”美好未來的暢想,團隊還提出四個核心設計理念:
第一,清風河谷。
面對邢臺空氣重污染、治霾壓力大的問題,可以利用風廊治霾。構建“十字風廊”,即增加一條南北向主風廊和一條東西向生態風廊,鏈接西側中央生態公園與東側邢東生態公園,讓城市融入風系統。

清風河谷

風廊系統改善城市微氣候
第二,文化群落。
邢臺有著3500年的建城歷史,西起太行山、東至大陸澤,中間軸線有牛尾河鏈接。如何將文化要素以場景化方式呈現?首先,通過塑造市民場所,形成可閱讀的文化記憶、藝術化的生態群落和交互式的公共藝術。其次,以文化塑形,順應山水之勢,建構“太行山-邢臺-園博園-邢東新區-大陸澤”自西向東貫通山水的軸線。將邢臺“臥牛城”的形態進行全新演繹,使之成為新老空間的呼應。最后,以建設牛尾河藝術之徑激活流動的歷史,塑造地域景觀文化,建設創新生態文化簇群,形成完整的藝術生態。

臥牛城的形態演繹

沿牛尾河塑造地域文化景觀,建設創新生態簇群

太行山視軸上的藝術天街

牛尾河藝術之徑
第三,活力中城。
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生活質量的提高,上班族對就業空間的需求發生著變化,就業空間正迎來多元混合的時代。為他們創造非單一性的傳統就業空間刻不容緩。團隊秉持著彈性發展的規劃原則,采用小單元的方式組織空間,在城市中設置體育運動、公園漫步、藝術展覽欣賞、商場消費等區域,促成生產生活的有機結合。通過建立立體城市和創新之城,為多樣人群匹配所需的空間和活動,提高中城對區域創新人才的吸引力。

構建多元混合的創新生態單元

中城年輕化、多元化的創新空間
第四,鄰里微鎮。
通過打造規模緊湊、適應創新、鄰里共融的新時代微鎮,形成公交與慢行相結合的“輕騎城市”出行方式,引導換成集約化的公共交通。同時,微鎮成是年輕創客的靈感激發地和社區居民的休閑娛樂核心區。

全齡化的鄰里空間

有溫度的鄰里空間
2021城鄉規劃師考試備考進行中,小編將為大家整理城鄉規劃師考試精華考點、各科目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本次考試不理想的考生或者想要報名2021年城鄉規劃師考試的考生,可以使用這些資料提前復習!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