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規劃原理》精選例題及解析(19)


相關推薦: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報考指南
1.關于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系的學說是( )。
A.區位理論
B.社會進化論
C.社會均衡論
D.歷史循環論
答案:A
【解析】區位理論是關于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系的學說,是伴隨著資本主義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和城市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21:城市用地的經濟評價;
①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
承載性、區位的極端重要性、地租與地價。
級差地租: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對位置、開發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別地租。
級差地租又分為級差地租I、級差地租II,兩者概念區別判斷。
②土地經濟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
3個層次:
(1)基本因素層:土地區位、城市設施、環境優劣度。
(2)派生因素層:繁華度、交通通達度、城市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質量、自然條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積率、城市規劃。
(3)因子層:從更小的側面反映對土地使用產生的影響。
2.在城市總體布局中,對城市居民的勞動組織有很大影響的是( )。
A.公共建筑群
B.工業組織方式與布置形式
C.生活居住區
D.城市綠化系統
答案:B
【解析】由于現代化的工業組織形式和工業勞動組織的社會需要,在新城建設或舊城改造中,都力求將那些單獨的、小型的、分散的工業企業按其性質、生產協作關系和管理系統組織成綜合性的生產聯合體,或按組群分工相對地布置成為工業區。而那些現代化的大型工業聯合企業,則多數要求獨立設置,建立生產生活綜合區,無論是工業區或綜合區,都要協調好其與水陸交通系統的配合,協調好工業區與居住區的聯系,控制好工業區對居民居住及整個城市的環境影響。
3.城市規劃編制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是( )。
A.分區規劃屬于總體規劃
B.分區規劃屬于初級規劃
C.分區規劃不屬于總體規劃
D.分區規劃屬于城市總體規劃階段,是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規劃安排,為詳細規劃和規劃管理提供依據
答案:D
【解析】城市規劃分兩個階段。分區規劃屬于城市總體規劃階段,是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的配置作進一步的規劃安排。答案B、C屬概念錯誤,答案A不全面。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1:城市規劃編制的層次及各層次規劃之間的相互關系;
①城市規劃編制的層次
編制城市規劃一般分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
②總體規劃
包括總體規劃綱要、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分區規劃。
③詳細規劃
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設計。
④城市總體規劃工作框架
4.一次調查表明,北京城市鐵路建成開通后,沿線房地產價格上升一定幅度,這是城市物質環境的( )效應。
A.區位性
B.可達性
C.內部
D.外部
答案:D
【解析】提示:城市物質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具有空間屬性,這是外部效應,包括積極效應和消極效應。建設城市鐵路不僅可以改善北京現有交通狀況,尤其可以拉動北京市北部區域經濟發展,促使其房產價格上升。
【考點】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考點9:城市物質構成;
城市物質構成包括公共領域和非公共領域,其中公共領域的開發起主導作用。
城市物質環境的構成具有空間屬性,表現為可達性和外部效應兩方面。
可達性:空間聯系的便利程度,與城市道路交通網絡有關,影響城市的級差地租及空間分布。從水平方面:從中心到邊緣可達性降低,物質環境分布為商業/商、居住、工業;從垂直方面:從下部到上部可達性下降。
外部效應:城市經濟學的一個突出表現,有正負兩種外部效應。
5.現代城市綜合樓性質的建筑,接近地面往往是( )用途,向上依次是( )和( ),體現了城市物質環境的( )。
A.商業;居住;辦公;可達性
B.商業;辦公;工業;可達性
C.商業;辦公;居住;集約化趨勢
D.辦公;商業;居住;集約化趨勢
答案:C
【解析】提示:現代城市物質環境構成要素的空間屬性表現在垂直方位有很強的可達性,接近地面可達性強,而且垂直方位的可達性強于城市中的水平方位可達性,因此大中城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綜合體,亦即體現了一種集約化趨勢。
【考點】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考點9:城市物質構成;中 華 考 試 網
城市物質構成包括公共領域和非公共領域,其中公共領域的開發起主導作用。
城市物質環境的構成具有空間屬性,表現為可達性和外部效應兩方面。
可達性:空間聯系的便利程度,與城市道路交通網絡有關,影響城市的級差地租及空間分布。從水平方面:從中心到邊緣可達性降低,物質環境分布為商業/商、居住、工業;從垂直方面:從下部到上部可達性下降。
外部效應:城市經濟學的一個突出表現,有正負兩種外部效應。
受疫情影響,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報名有推遲的可能性。大家務必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報考時間一旦公布,將會及時短信告知各位。
6.以下四項中,( )項不是城市化。
A.一個城市生活方式的發展過程
B.第二、第三產業向城市的集中過程
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結果
D.城市人口增多導致城市空間規模增大的過程
答案:D
【解析】提示:城市空間規模的增大與城市人口增多有一定關系,但不是直接關系,也不屬于城市化具體表現。
【考點】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考點14:城市化的含義;
城市化是工業革命后出現的一種重要現象,有一定的規律。
城市化就是向城市發展,是人口集中到城市的過程。表現為城市數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鄉村城市化。
城市化的本質是:產業經濟結構城市化,社會結構城市化,文化結構城市化,空間建設環境城市化,城市職能結構與內在結構的城市化。
7.以下屬于確定城市發展性質依據的有( )。
A.該城市的人口增長率及人文素質
B.該城市的自然環境、人文素質
C.該城市在所處區域的地位與所擔負的任務
D.該城市的歷史現狀及人口增長率、人文素質等
答案:C
【解析】確定城市發展性質的依據有三方面:一是國家的方針、政策及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對該城市建設的要求,二是該城市在所處區域的地位與所擔負的任務三是該城市自身所具備的條件,包括資源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及現狀基礎條件。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38: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工作方法;
①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
(1)編制基礎資料文件:城市歷史、自然條件、城市人口資料、工業與倉庫、城區道路交通、對外交通、市政設施、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古跡及人防。
(2)城市用地現狀圖。
(3)城市用地現狀的綜合分析。
(4)城市用地評定圖。
(5)現狀調查的基本方法:現場調查、條塊分類結合調查、專項座談會。
(6)基礎資料的分析研究。
②確定城市性質
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結合,以定性分析為主。
③預測城市人口,確定城市規模
(1)城市人口:年齡構成、性別構成、家庭構成、勞動構成、職業構成、城市人口變化(自然增長與機械增長)。
(2)城市用地規模。
(3)城市總體布局。
(4)專項系統規劃。
8.下列屬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統分區規劃內容的是( )。
A.規劃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線路進行落實或修正補充,估算控制管徑
B.確定排水干管的位置、走向、服務范圍、控制管徑以及主要工種設施的位置
和用地范圍
C.估算分區用水量,確定主要設施位置
D.確定各種管線的干管走向,水平排列位置
答案:B考試用書
【解析】城市排水工程系統分區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估算分區的雨水、污水排放量,按照確定的排水體制劃分排水系統,確定排水管的位置、控制管徑以及主要工程設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圍。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41:分區規劃包括的內容;
分區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①原則規定分區內土地使用性質、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標;
②確定市、區、居住區級公共設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圍;
③確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坐標和標高,確定支路的走向、寬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廣場、停車場位置和控制范圍;
④確定綠地系統、河湖水面、供電高壓線走廊、對外交通設施、風景名勝的用地界線和文物古跡、傳統街區的保護范圍,提出空間形態的保護要求;
⑤確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徑、服務范圍以及主要工程設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圍。
9.城鎮體系規劃的成果包括( )。
A.城鎮體系規劃文件和主要圖紙
B.城鎮體系規劃文本和附件
C.綜合規劃報告和專題規劃報告
D.基礎資料和主要圖紙
答案:A
【解析】城鎮體系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附件又包括綜合規劃報告、專題規劃報告和基礎資料匯編。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28:城鎮體系規劃的工作方法;
①基礎資料收集
歷史資料、現狀資料、規劃發展資料、體系外部資料、體系本身資料。
②步驟
準備、分析、預測、立意、規劃、評估、成果。
③成果
文件和圖紙。
10.在自然環境的調查中,不能涉及到的一方面是( )。
A.自然地理環境
B.自然氣象因素
C.自然位置環境
D.自然生態環境
答案:C
【解析】在自然環境的調查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個方面:自然地理環境;自然氣象環境;自然生態環境。
【考點】第四章城市規劃的編制☆☆☆☆☆考點9:城市規劃中的調查內容和主要方法;
①調查內容
(1)區域環境調查:
a.城市化水平:城鎮和人口的數量;城市化水平的歷年變化;農村各行業勞動力、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和發展可能;耕地總量的歷史變化;剩余勞動力的數量、流動方向;城鎮建設投資的數量及增加量。
b.城鎮體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特征和其影響范圍的作用、地位;資源狀況;經濟、社會結構狀況;各城鎮地位、社會經濟發展、主導產品、產業;市域交通供給水平、利用率。
(2)歷史環境調查:
體現在社會環境和物質環境兩個方面。
(3)自然環境調查:
自然地理、自然氣象、自然生態。
(4)社會環境調查:
人口、社會組織和結構、家庭、政府、企業和社區。
(5)經濟環境調查:
整體經濟狀況、各產業部門、土地、建設資金。
(6)城市土地使用。
②主要方法
(1)現場踏勘和觀測;(2)問卷和抽樣調查;(3)訪談和座談會;(4)文獻分析。
以上內容為: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規劃原理》精選例題及解析(19),僅供大家學習參考。受疫情影響,2020年城鄉規劃師考試報名有推遲的可能性。大家務必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報考時間一旦公布,將會及時短信告知各位。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一級建筑師精華考點、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即可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萬人模考試題免費下載,助你高效備考2025-09-08
- 考前自測入口:2025城鄉規劃師模擬考試2025-09-0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鎮化及其發展2025-06-03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2025-05-29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原理2025-05-26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規律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庫(附在線刷題入口)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行政法2025-05-22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法律與法律規范2025-05-19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與鄉村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