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師講述空間規劃的知識點


1規劃:為何?
規劃是人類為趨利避害而主動調整行為的一種本能,因此天然具有兩個基本面向:一方面“達己達人”,積極尋求投入產出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盡量避免損益,控制負外部性。西方的規劃正是源自對市場失效下的“非理性”應對,為市場的開發活動提供引導和秩序。
政府的責任是在平衡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使全社會福利最大化,規劃的目的則是尋求發展經濟、提供公共產品、保護自然資源之間的帕累托最優。但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政府編制規劃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迄今為止,各級政府編制規劃的主要目的仍是為了推動經濟發展。
1.1從計劃到規劃
20世紀50年代,我國將近代自日本舶來的“都市計劃”一詞改為“城市規劃”,就是為了避免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混淆。其實,計劃和規劃在英文里都用“Planning”一詞表示。1949年以后,我國學習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采取了“大政府、小社會”的政府管理模式,對全社會全領域實施計劃管理。依照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安排,為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制定目標和方向。
1978年以后,隨著市場化改革和權力下放,我國政治經濟背景發生了重要變化,空間規劃元素在五年計劃體系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完善。從1953 年“一五”中的工業項目區域布局,到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下的特殊政策區域和空間分類引導,再到2006 年的“十一五”,“發展計劃”直接被改名為“發展規劃”,國家通過編制“發展規劃”開始在國土空間謀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通過國土空間分類引導和約束地方發展。這標志著計劃經濟時代中央政府作為發展主體的責任已經完成,其任務已經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規范和引導地方政府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央政府“行政分權+GDP 錦標賽”的做法,“激勵”著市、縣政府開辟和探索了各種發展路徑,有效推動了國家經濟的整體繁榮。市、縣政府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的具體執行單元,在“發展是硬道理”的經濟建設導向下,特別是財政分權的大背景下,其更加關注“自然資源開發”。而在土地財政的背景下,土地資源的使用更成為各級政府博弈的焦點。
但是,大規模的資源開發不僅耗費了大量礦產、森林及耕地,還對環境保護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國務院關于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國發[2007]21號)明確了主體功能區規劃是科學開發國土空間的行動綱領和遠景藍圖,目的是平衡全國和省域國土的開發與保護分區,確立了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當然,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之間也必須保持一定的平衡,經濟的持續發展必然要投入資源,于是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平衡問題就只能靠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來解決,即最有效地開發資源、最大規模地保護自然。因此,資源的開發利用進入到經濟地理的范疇,開發和保護的區位就成為核心議題,如何有效地在不同區位進行“資源配置”?這就引發了對空間規劃的需求。
環球網校開通了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使用該服務后即可免費收到準確各省城鄉規劃師考試報名時間、成績查詢、考試時間等信息。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城鄉規劃師講述空間規劃的知識點,此外,小編還給大家整理了歷年真題、考試大綱等考試資料,可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更多備考資料持續更新中。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