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城鄉規劃師規劃原理課后練習題三


1、H=消費品工業的凈產值/資本品工業的凈產值,下面錯誤的是( )。
A.當4
B.當1.5
C.當0.5
D.當0
2、下列對中心性和服務范圍表述正確的是( )。
①一個地點的中心性可以理解為一個地點對圍繞它周圍地區的相對意義的總和;②城鎮的人口規模不能用來測量城鎮的中心性;③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種商品和服務都有其可變的服務范圍;④范圍的上限是消費者愿意去一個中心地得到商品或服務的最遠距離,超過這一距離,他便可能去另一個較近的中心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下列對B級中心地最高等級商品最大銷售距離表述正確的是( )。
①商品和服務組成一個連續的、遞降的等級序列,自高級向低級,它們的最大銷售距離分別為r-1,r-2,r-3,它們的最大銷售距離均小于r,因此能服務于B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所有地方;②隨著商品級別的降低,較低級商品市場區的范圍與B級中心地市場區的范圍的差距將越來越大;③K級中心地市場區的邊界由它所提供的最高級商品的最大銷售距離e決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4、城市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 )。
A.城市與城市社會
B.城市居民
C.城市人口
D.城市發展
5、城市性狀態的主要特征是( )。
⑴復雜的社會分工、社會分層和各層各樣的職業結構;⑵有高度的社會流動性;⑶城市居民在功能上有顯著的依賴性;⑷人際接觸上有較強的匿名性;⑸城市社會問題依賴正式的社會控制方式;⑹城市居民的道德行為呈現較大的差異,居民容忍意識較強;⑺直接對社會結構與人口構成有關的各種變量進行相關分析
A.⑴⑵⑶⑷⑸
B.⑵⑶⑷⑸⑹
C.⑴⑵⑶⑷⑸⑹
D.⑷⑸⑹⑺
6、從生物圈的物質構造來說,它存在著幾大類成分,下列選擇中有誤的一項是( )。
A.已經獲得有機結構,但始終不曾具有生命的物質
B.有機的生命物質
C.曾經一度有生命而現在仍然保留著某些有機性質和能力的無生命物質
D.各種無機物質
7、城市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物質流類型有多種。下列各種類型中較完全的是( )。
①自然流;②貨物流;③物質流;④人口流;⑤勞力流;⑥智力流;⑦價值流;⑧資金流
A.①②③
B.②③⑧
C.④⑤⑦
D.①②④
8、環境影響評價的類型很多,按照評價的側重方面及評價特點,可分為( )。
⑴礦山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⑵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⑶大、中型及小型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⑷綜合性的環境影響評價;⑸社會影響評價;⑹生態影響評價;⑺污染影響評價;⑻區域經濟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
A.⑴⑵⑶⑷⑺⑻
B.⑷⑸⑹⑺
C.⑶⑷⑻
D.⑴⑵⑺
9、土壤酸堿度亦稱“土壤反應“,是土壤酸度和土壤堿度的總稱。主要決定于土壤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通常以pH值表示。下列有關闡述有誤的一項是( )。
A.一般用于1:1至1:7的土水比例測定土壤的pH值,稱為活性酸度
B.用過量中性鹽淋洗土壤測定土壤pH值,稱為代換性酸度
C.用過量堿性鹽淋洗土壤測定土壤pH值,稱為水解酸度
D.水解性酸度常用于確定改良土壤時的石灰施用量
10、在高層公共建筑中,為了空間緊湊,使用方便,常把自動扶梯( )。
A.單向布置
B.交叉布置
C.轉向布置
D.躍居布置
11、建筑布局的方式從形體組合的關系上來分有( )形式。
A.集中式、分散式、院落式
B.對稱式、非對稱式
C.規整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D.集中式、分散式、組群式
12、下面四種說法,( )種是正確的。
A.在磚混結構的橫向承重體系中,對縱墻、橫墻上開門、開窗限制均較少
B.在磚混結構的橫向承重體系中,對橫墻上開門、開窗限制較少
C.在磚混結構的橫向承重體系中,對縱墻、橫墻上開門、開窗限制均較多
D.在磚混結構的橫向承重體系中,對縱墻上開門、開窗限制較少
13、下面說法( )種是錯誤的。
A.格羅皮烏斯設計了包豪斯校舍
B.勒·柯布西埃設計了馬賽公寓大樓
C.密斯·凡·德·羅設計了西格拉姆大廈
D.賴特設計了薩伏伊別墅
14、中國傳統的單座建筑殿堂房舍等平面構成一般以( )的布置方式來表示。
A.“柱網”
B.開間
C.步架
D.標準化
15、下面斗拱的論述( )為錯誤。
A.斗栱是結構中承重構件
B.斗栱是裝飾構件
C.斗栱是木結構中的小木作
D.斗栱的斗口是古代建筑模數構件
第1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提示:唐長安采用嚴整的里坊制,東西各有一市,稱東市、西市,采用集中市制,是一種封閉的空間形態。
第2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提示:伯漢姆是城市美化運動的主將,于1909年完成了芝加哥城市規劃。
第3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提示:霍華德針對當時城市尤其是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面對的擁擠、衛生等問題,提出一個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田園城市。
第4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提示:西諦針對當時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忽視城市空間藝術性狀況,在《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中提出:我們必須通過對城市空間各類構成要素的相互關系的探討,揭示設施之間及與人之間的協調,從而建立起城市空間的豐富多彩和人的活動空間的有機構成。
第5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提示:物質空間決定論在城市規劃中的含義在于通過物質空間變量的控制,可以形成良好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能自動地解決城市中的社會、經濟、政治問題,促進城市的發展和進步。
第6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提示:建設控制引導層面的規劃是對具體每一地塊的未來開發利用做出法律規定,它必須尊重并服從城市發展戰略對其所在空間的安排。
第7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提示: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除包括ABC內容外,還包括: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做出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豎向規劃設計,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第8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提示:在國外,城市規劃編制方法不斷更新,20世紀60年代后出現了目標--連續的信息--各種有關未來的比較方案的預測及模擬--方案評價--方案選擇--繼續監督的模式及“結構規劃--局部規劃”。
第9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提示:單獨編制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規劃,由國務院審批其總體規劃的城市,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審批;其他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規劃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備案。
第10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農民集體所有制。城市市區的土地屬國家所有。
第11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提示:“居住小區”理論是由前蘇聯提出的,是在“鄰里單位”理論思想影響下的一個發展。
第12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提示:確定公共設施指標的影響因素中除選項ABD外,還有社區建設與發展。
第13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提示:一類用地即適于修建的用地,這類用地地形平坦、規整、坡度適宜、地質條件良好,沒有被洪水淹沒的危險,自然環境條件較為優越,適應各種建設要求。
第14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提示:一個城市從開始建設到初步形成,需要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城市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總有一些預見不到的變化,因此在規劃布局中要留有發展用地,或者在規劃布局中有足夠的“彈性”,但應以節約用地為前提。
第15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一章總則第四條規定,大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 50萬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20萬以上,不滿50萬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不滿20萬的城市。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萬人模考試題免費下載,助你高效備考2025-09-08
- 考前自測入口:2025城鄉規劃師模擬考試2025-09-0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鎮化及其發展2025-06-03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2025-05-29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原理2025-05-26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規律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庫(附在線刷題入口)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行政法2025-05-22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法律與法律規范2025-05-19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與鄉村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