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知識點:第八章風險應對


熱點專題:機考練習系統入口
2014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知識點:第八章風險應對
1、注冊會計師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包括:
(1)向項目組強調保持職業懷疑的必要性;(2)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老師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導;(4)在選擇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時融入更多的不可預見的因素;(5)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范圍做出總體修改。
2、在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風險的重要性;
(2)重大錯報發生的可能性;
(3)涉及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特征;
(4)被審計單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質;
(5)注冊會計師是否擬獲取審計證據,以確定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現并糾正重大錯報方面的有效性。
3、在測試控制運行有效性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從下列方面獲取關于控制是否有效運行的審計證據:
(1)測試在所審計期間的相關時點是如何運行的;
(2)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行;
(3)控制由誰或以何種方式執行。
4、針對期中證據以外的、剩余期間的補充證據,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重要程度;
(2)在期中測試的特定控制,以及自期中測試后發生的重大變動;
(3)在期中對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獲取的審計證據的程度;
(4)剩余期間的長度;
(5)在信賴控制的基礎上擬縮小實質性程序的范圍;
(6)控制環境。
5、在確定利用以前審計獲取的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是否適當以及再次測試控制的時間間隔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因素或情況包括:
(1)內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有效性;
(2)控制特征;
(3)信息技術一般控制的有效性;
(4)影響內部控制的重大人事變動;
(5)由于環境發生變化而特定控制缺乏相應變化導致的風險;
(6)重大錯報的風險和對控制的信賴程度。
6、確定控制測試范圍時的考慮因素:
(1)對控制的信賴程度;
(2)在擬信賴期間,被審計單位執行控制的頻率;
(3)在所審計期間,注冊會計師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時間長度;
(4)控制的預期偏差;
(5)通過測試與認定相關的其他控制獲取的審計證據的范圍;
(6)擬獲取的有關認定層次控制有效性的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7、注冊會計師在設計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應當考慮的因素包括:
(1)對特定認定使用實質性分析程序的適當性;
(2)對已記錄的金額或比率做出預期時,所依據的內部或外部數據的可靠性;
(3)做出預期的準確程度是否足以在計劃的保證水平上識別重大錯報;
(4)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
最新資訊
- 2026年注冊會計師cpa備考學習資料包:一個能用一年的學習工具2025-09-26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