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審計考試的重大風險


如何應對審計考試的重大風險
1.重點還是重點:重點依然不能放,沒有人能冒著放棄重點不學的風險來面對考試,學好重點只能當成一個基礎,別指望靠考前沖刺抓一些重點就能輕松考過。
2.學的更細致:更細致并非要一味求偏,尤其是客觀題部分。還是我昨天的帖子里的觀點,偏的點概率畢竟小,就算今年考到這里了明年再考偏的也早已換成別的點了。所以這里的更細致指的是對重點掌握的更細致,比如說:老師需不需要遵守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要分內部老師和外部老師;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業務上市公司必須做大家都知道,但是是審計業務必須做還是所有業務都必須做?底稿保存期限是十年大家也都知道,但是針對的是僅是審計業務、鑒證業務還是所有業務?諸如此類...有些細的點可能書上就有可是原本不重視,有些甚至書上都沒有,需要自己多思考再問問他人,最好是有實踐經驗的人。
3.學的更深入:今年有好幾道題目都是對某一個點的進一步深入,比如:注師對上期報表如發了非無保留意見,本期導致上期非無保留意見的事項已經解決,那么本期就可以不提及上期對應數據的問題,這樣的考點換在以前可能就是直接問本期是不是需要提及上期對應數據,而現在的考法可能是弄一個實務中的實際事項先讓你判斷該事項是不是真的能算導致上期非無保留意見的事項已經解決,今年的例子是上期因為被審計單位長期股權投資的問題出了非無保,但今年被審計單位把投資的實體給處置了,這算不算導致上期非無保留意見的事項已經解決?
4.學的更靈活:不能只滿足于盯到某個考點就放心了,比如以前題干的描述比較直接:考項目組產生的內部分歧,分歧沒解決前就出了報告,大家自然知道問題在分歧沒解決出報告上;但現在題目的描述可能改成項目組內部對某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或意見不統一之類,實際上就是換了一種說法而已,別死盯著分歧二字,要能識別出換一種說法的本質是什么。
5.學的更果斷:出題老師現在喜歡聲東擊西,比如先說項目組產生了意見不統一,以為要考分歧的點,結果話鋒一轉說注師決定采取誰誰的意見,在底稿上記錄下了決定采納意見那方的觀點,壓根沒提出沒出報告的事情。這時候的考點不在分歧上,而在底稿記錄完不完整的問題上了,這時候要有果斷的判斷能力。
6.學的更實務:盡量把一些已經掌握的理論站在實務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設想如果把理論轉化為實務出題者會怎么描述。比如實施實質性程序沒有發現錯報并不代表控制有效,這只是一句理論上的話,出題者可能不會直接給出這句話來考,而是搞幾個控制的事項,然后又說實施了具體的一些實質性程序后沒發現錯報,問控制是否有效。別被出題者下的套給唬住了,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7.單獨說一說獨立性的題目。獨立性的題目歷來需要職業判斷,常常跳出第三第四章理論的范圍,第三第四章的內容其實已經夠多的了,就這些內容都需要花上很多很多時間去掌握,但即便掌握了回頭一看,這些還只是職業道德概念“框架”...所謂框架,是為了防止會員認為只要守則未明確禁止的情形就是允許的。。好了,就這一句話,出題者可以為所欲為了,考生則要欲哭無淚了。故對于獨立性的題目,別指望靠把第三第四章全面掌握就能搞定,出題者在框架內和框架外都會出題,只是兩者之間的比例問題,或許今年三對三明年四對二,能抓幾分是幾分吧。
8.單獨說一說風險評估的題目。也是別指望都會做,會計定性定量都要有一定基礎,不然真不好辦。
9.單獨說一說風險應對的題目。今年沒出不代表今后不出,現在是風險導向審計,只搞評估不搞應對算哪門子事?
10.單獨說一說審計報告的題目。審計報告一道題6-7分,意見判斷錯,基本就全錯了,這個損失太大,獨立性、風評的題至少還能抓住部分分數,審計包括的題打個比方可以看做是可能導致無法通過審計考試重大風險的特別風險,必須要極為重視,而且重點不是背報告怎么寫,而是如何正確判斷意見類型。
審計考試,題目的難度未必是最高的但靈活性在六門課中卻是最高的,原因就在于審計的理論和實務緊密相關,出題者可以出的比較理論化,死記硬背的多;也可以像出的偏重實務,需要職業判斷的多死記硬背的少。如果今年的這種偏向實務的風格成為今后的主流的話,那么對于我們這些沒有或缺少事務所工作經驗的人來說真的有些不利,說了這么多,實際上要應對審計考試還遠遠不夠,故只能是我個人一些粗淺的看法,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建議或者經驗交流,都能早日擺脫注協的折磨。
最新資訊
- 注會戰略備考時間一般需要多久?備考時間規劃指南2025-09-18
- cpa各科目備考時長建議(標注各科目備考重點)2025-09-17
- 2026年注冊會計師全年學習計劃:合理規劃4個學習階段2025-09-09
- 考情分析:2025注會戰略考試難度曝光2025-08-26
- 2025年cpa《財務成本管理》考情分析:題量有所調整,計算量略降2025-08-26
- 2025年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情分析:案例題考試難度較大2025-08-26
- 2025年cpa考試稅法科目考情分析:出題角度新穎,注重跨章節運用2025-08-26
- 2025年注會審計考情分析:考試難度適中,主觀題首次考審計抽樣2025-08-26
- 考情分析:cpa2025年會計難度適中,重點考了25年教材新增內容2025-08-26
- 距離2025年注冊會計師8月23日考試僅剩7天,沖刺學習要學會做減法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