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重點解析:審計的前提條件


審計的前提條件
(一)概念
根據CSA1111第三條,審計的前提條件是指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1)采用可接受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以及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2)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的認同。
(二)“審計的前提條件”提到的兩個“條件”
其一,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可接受或是否適用。
如果注冊會計師確認該銀行采用“企業會計準則”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編制2012年財務報表,則注冊會計師得出結論是“中國農業銀行管理層在編制2012年財務報表時采用了可接受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其二,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的認同。
可以看出,注冊會計師評價“審計的前提條件”是否滿足要求是其能否承接審計業務委托的基礎。
(三)確定審計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
為了確定審計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以下兩個方面的事項:
1.確定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是可接受的;
2.就管理層認可并理解其責任與管理層達成一致意見。
(四)確定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可接受性
1.在確定編制財務報表所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可接受性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下列相關因素:
(1)被審計單位的性質(例如,被審計單位是商業企業、公共部門實體還是非營利組織);
(2)財務報表的目的(例如,編制財務報表是用于滿足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共同的財務信息需求,還是用于滿足財務報表特定使用者的財務信息需求);
(3)財務報表的性質(例如,財務報表是整套財務報表還是單一財務報表);
(4)法律法規是否規定了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2.通用目的財務報表和特殊目的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
(1)通用目的財務報表
按照某一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旨在滿足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共同的財務信息需求的財務報表,稱為通用目的財務報表。
(2)特殊目的財務報表
按照特殊目的編制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稱為特殊目的財務報表,旨在滿足財務報表特定使用者的財務信息需求。
(五)就管理層的責任達成一致意見
承接或保持審計業務需要確定兩個方面的內容:
1.確定審計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
根據CSA1111第三條,審計的前提條件是指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1)采用可接受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以及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2)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的認同。
2.確認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層已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最新資訊
- 2026年注冊會計師cpa備考學習資料包:一個能用一年的學習工具2025-09-26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