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備考:鑒證業務知識點歸納


一、鑒證業務
鑒證業務是指注冊會計師對鑒證對象信息提出結論,以增強除責任方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鑒證對象信息信任程度的業務。
鑒證業務包括歷史財務信息審計業務、歷史財務信息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分別依據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和其他鑒證業務準則。
鑒證業務要素,是指鑒證業務的三方關系、鑒證對象、標準、證據和鑒證報告。
鑒證業務分為基于責任方認定的業務和直接報告業務。
鑒證業務的保證程度分為合理保證和有限保證。審計業務屬于合理保證。審閱業務屬于有限保證。
鑒證業務涉及的三方關系人包括注冊會計師、責任方和預期使用者。
二、鑒證對象
鑒證對象信息是按照標準對鑒證對象進行評價和計量的結果。如責任方按照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標準)對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鑒證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列報(包括披露)而形成的財務報表(鑒證對象信息)。
鑒證對象和鑒證對象信息具有多種形式,主要包括:
當鑒證對象為財務業績或狀況時(如歷史或預測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鑒證對象信息是財務報表;鑒證對象為非財務業績或狀況時(如企業的運營情況),鑒證對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關鍵指標;鑒證對象為物理特征時(如設備的生產能力),鑒證對象信息可能是有關鑒證對象物理特征的說明文件;鑒證對象為某種系統和過程時(如企業的內部控制或信息技術系統),鑒證對象信息可能是關于其有效性的認定;鑒證對象是為一種行為時(如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鑒證對象信息可能是對法律法規遵守情況或執行效果的聲明。
三、適用標準
標準是指用于評價或計量鑒證對象的基準,當涉及列報時,還包括列報的基準。
適當的標準應當具備下列所有特征:相關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標準應當能夠為預期使用者獲取,以使預期使用者了解鑒證對象的評價或計量過程。標準可以通過下列方式供預期使用者獲取:(一)公開發布;(二)在陳述鑒證對象信息時以明確的方式表述;(三)在鑒證報告中以明確的方式表述;(四)常識理解,如計量時間的標準是小時或分鐘。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招生簡章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最新資訊
- 注會戰略備考時間一般需要多久?備考時間規劃指南2025-09-18
- cpa各科目備考時長建議(標注各科目備考重點)2025-09-17
- 2026年注冊會計師全年學習計劃:合理規劃4個學習階段2025-09-09
- 考情分析:2025注會戰略考試難度曝光2025-08-26
- 2025年cpa《財務成本管理》考情分析:題量有所調整,計算量略降2025-08-26
- 2025年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情分析:案例題考試難度較大2025-08-26
- 2025年cpa考試稅法科目考情分析:出題角度新穎,注重跨章節運用2025-08-26
- 2025年注會審計考情分析:考試難度適中,主觀題首次考審計抽樣2025-08-26
- 考情分析:cpa2025年會計難度適中,重點考了25年教材新增內容2025-08-26
- 距離2025年注冊會計師8月23日考試僅剩7天,沖刺學習要學會做減法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