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如何確定應納所得額


應納所得額在會計和稅法上的差異:
對于某項收益,如果會計上確認了收入導致會計利潤增加,但稅法上不承認該收益或免稅,那么納稅調減;反之納稅調增。
對于費用,如果會計上確認了費用導致利潤減少,但稅法上不允許扣除或者扣除金額有限,那么納稅調增,反之納稅調減。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當期發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當期轉回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當期發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當期轉回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應納稅所得額可以用間接法來進行確定: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說計稅基礎大于資產的賬面價值,那么存在稅法上當期不允許抵扣的差異,會計利潤已經把這部分差異給扣除了,那么稅前的時候就需要加回來;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說資產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未來這部分收入要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而會計利潤包含了這部分差異,所以要從會計利潤中減去;
相反的情況下,轉回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說以前形成的差異現在要納入應納稅所得額,那么需要加上;
轉回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說以前形成的不能抵扣的差異現在可以抵扣了,所以要減去。
對于非暫時性差異,平常涉及到的一般有以下項目:
(1)支付違反稅收的罰款支出。(調增)
(2)國債利息收入。(調減)
(3)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投資方按持股比例確認投資收益,已計入稅前會計利潤。(調減)
(4)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投資方按持股比例調增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調減)
(5)企業實際發生的應付職工工薪酬與稅法允許扣除數之間的差異。(調增)
(6)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與按稅法規定可以列支的業務招待費之間的差異。(調增)
(7)企業發生的利息收支與可以抵扣利息收支之間的差異。(調增)
(8)企業實際捐贈數額與可以抵扣捐贈之間的差異。(調增)
(9)研發支出中費用化支出稅法允許加計扣除部分。(調減)
最新資訊
- cpa一般人幾年可以考完?專業階段2-4年,綜合階段1年2025-05-21
- 初級會計考完可以直接考注會嗎2025-05-21
- 注冊會計師可以免考哪些證書2024-12-10
- 取得注會全科合格證書后需要進行繼續教育嗎2024-12-10
- 注冊會計師如何進行繼續教育?沒有完成怎么辦2024-11-03
- 注冊會計師算什么級別的職稱2024-10-12
- 注冊會計師業務的內涵是哪些業務2024-09-03
- 注冊會計師缺考有影響嗎2023-03-06
- cpa可以免考哪些證書?(免考29門科目)2023-02-08
- 2023年報考注會必須要有中級證書嗎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