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會考試 審計 輔導講義:第十章(1)


一、審計抽樣定義
1.定義:審計抽樣是指CPA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項目實施審計程序,使所有抽樣單元都有被選取的機會,這使CPA能夠獲取和評價與被選取項目的某些特征有關的審計證據,以形成或幫助形成對從中抽取樣本的總體
2.審計抽樣的適用范圍
(1)當控制的運行留下軌跡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使用審計抽樣實施控制測試;
(2)在實施細節測試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審計抽樣獲取審計證據。
二、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一)抽樣風險(由于采用抽樣而引起的風險)
1.概念:指注冊會計師根據樣本得出的結論,和對總體全部項目實施與樣本同樣的審計程序得出的結論存在差異的可能性。
2.抽樣風險的控制
抽樣風險是抽出的樣本不能完全代表總體的風險。抽樣風險與樣本量成反向關系。樣本量越大,抽樣風險越低(可這樣理解:當抽取100%的樣本時,樣本就能完全代表總體,抽樣風險為0。這實際上不是抽樣了,而是全查,即不存在抽樣風險)。所以,只要有抽樣就存在抽樣風險。
控制抽樣風險的唯一途徑就是控制樣本規模。
3.抽樣風險的類型
(1)注冊會計師在進行控制測試時,主要面臨信賴不足風險和信賴過度風險。
信賴過度風險:根據樣本推斷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實際,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低于實際水平,從而影響審計效果(質量)
信賴不足風險:根據樣本推斷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實際,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高于實際水平,從而影響審計效率。
(2)注冊會計師在進行細節測試時,主要面臨誤拒風險和誤受風險。
誤受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不存在而實際上存在的風險,從而影響審計效果(質量);
誤拒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的風險,從而影響審計效率。
抽樣風險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測試種類 |
影響審計效率的風險 |
影響審計效果的風險 |
控制測試 |
信賴不足風險 |
信賴過度風險 |
細節測試 |
誤拒風險 |
誤受風險 |
|
保守性風險 |
危險性風險 |
(二)非抽樣風險(不是由樣本量引起的風險)
1.非抽樣風險是指由于某些與樣本規模無關的因素而導致注冊會計師得出錯誤結論的可能性。
2.非抽樣風險是由人為錯誤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3.非抽樣風險不能量化,但可通過采取適當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對審計工作進行適當的指導、監督和復核,以及對注冊會計師實務的適當改進,可以將非抽樣風險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注冊會計師也可以通過仔細設計其審計程序盡量降低非抽樣風險。
2012年注冊會計師全新輔導套餐震撼推出(報兩科送一科)(七天免費試聽)(通過率)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招生簡章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預定中
最新資訊
- 2026年注冊會計師cpa備考學習資料包:一個能用一年的學習工具2025-09-26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