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輔導:第十二章(7)


第四節 與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相關的風險控制及其管理
一、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相關的風險控制
系統和數據很容易因以下的原因受到損失,即人為錯誤、蓄意的欺騙行為、技術性錯誤(如硬件或軟件故障)和自然災害(如火災、水災、爆炸和閃電)。因此,信息安全非常重要。為了保護公司的信息資源,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和控制來減輕這些風險,信息技術行業有許多不同的控制方式。
(一)信息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界定, 以發揮其特性。
1.預測性。確定可能的問題并提出適當的控制。
2.預防性。將發生風險的可能降至最低,例如,防火墻可以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
3.偵察性。日志能夠保存那些未經授權的訪問記錄。
4.矯正性。對未經授權的訪問造成的后果提出修正的方法。
(二)信息技術/信息系統控制類型
信息系統中的控制可分為兩大類: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而信息技術控制主要用于軟件和網絡的控制。
1. 一般控制。從總體上確保企業對其信息系統控制的有效性。一般控制的目標是保證計算機系統的正確使用和安全性,防止數據丟失。一般控制在人員控制、邏輯訪問控制、設備和業務連續性這些方面進行控制。
(1)人員控制
涉及到人員招募、訓練和監督的人員控制必須確保程序和數據職責完成。人員控制包括部門內部職責的分離和數據處理部門的分離。例如,企業應立即停止已離開公司職員所有的訪問權限。
(2)邏輯訪問控制
邏輯訪問控制對未經授權的訪問提供了安全保護。最普遍的安全訪問是通過密碼,可對密碼定義其格式、長度、加密和常規的變化。
(3)設備控制
設備控制是對計算機設備進行物理保護,如把他們鎖在一間保護室或保護柜中,并使用報警系統,如果計算機從其位置上發生移動,報警系統將被激活。
(4)業務連續性
在系統故障、設備操作系統、程序或數據丟失或毀壞的情況下,業務持續性或災難恢復計劃可從信息系統中恢復關鍵的業務信息。
2. 應用控制
應用控制與管理政策配合,對程序和輸入、處理和輸出數據進行適當的控制,可以彌補一般控制的某些不足。
(1) 輸入控制
輸入控制的目的是發現和防止錯誤的交易數據的錄入,其中包括:
第一、交易前的數據錄入,如在發票與收到的貨物,文件和采購訂單相匹配后,核準供應商的發票。
第二、數據輸入屏幕的規定格式令使用者不得跳過強制輸入字段。
第三、輸入體系內容的合理檢查,如檢查給予顧客的折扣是否在允許的限度內。
最新資訊
- 2026年注冊會計師cpa備考學習資料包:一個能用一年的學習工具2025-09-26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