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會《經濟法》輔導:第一章節(3)


三 法律體系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法律體系,是指一個國家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要求,根據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的不同,劃分為若干法律部門,并由這些法律門類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規范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我國法律體系可以劃分為以下基本法律部門:憲法及憲法相關法、刑法、行政法部門、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程序法部門。
提示:注意區別記憶各法律部門的具體相關法律的內容。
解釋:民商法、經濟法這二個部門法主要是解決一定的財產關系和經濟關系方面的法律問題。它們的異同就在于,民商法主要是解決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經濟關系等等方面的法律問題;經濟法主要是解決縱向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經濟關系方面的問題。
【例題】:王成等同學認為,檢驗學生關于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方面的知識和理論水準的一個富有成效的辦法,是看他們能否將擺在他們面前的法律、法規,準確而適當地列入相關法律部門之中。他們列舉了下列幾方面的法律、法規,讓張玉同學將其中不屬于民商法這一法律部門的法律挑選出來。您認為應當作何選擇?( )
A、反不正當競爭法
B、反壟斷法
C、物權法
D、公司法
答案:AB
五 法律關系
法律關系是指根據法律規范產生的,以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社會關系。
(一)、法律關系的主體
法律關系主體,又稱權利主體,即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是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受者和義務的承擔者。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伙包括在自然人的范圍內。
1、權利能力。權利能力是權利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它反映了權利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可能性。
2、行為能力。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界定: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歲但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二)法律關系的客體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間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法律關系的客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再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觀實體。它可以是自然物,如森林、土地,也可以是人的勞動創造物,如建筑物、機器、再種產品。
2、行為。一定的行為結果可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如旅客運輸合同的客體是運送旅客的行為。
3、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組織的姓名或名稱,公民的肖像、名譽、尊嚴、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4、智力成果。如文學藝術作品、科學著作、科學發明等。
(三)法律關系的變動原因——法律事實
所謂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根據不同的標準,法律事實可以分為兩類:事件和人的行為。
l、事件。與當事人意志無關,但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能夠導致一定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件有:(1)人的出生與死亡;(2)自然災害與意外事件;(3)時間的經過。
2、人的行為。人的行為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活動。根據人的行為是否屬于表意行為,可以分為兩類:(1)法律行為;(2)事實行為,如侵權行為,創作行為。
環球網校201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2010年注冊會計師輔導優惠套餐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
- 2025年注會《審計》沖刺必備:200句高頻考點速記手冊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