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會《戰略與風險管理》戰略控制(4)


二、企業經營業績的衡量【掌握】
(一)衡量企業業績的重要性
衡量企業業績是戰略分析中一個步驟。企業戰略關注的是企業目標的實現,因而戰略分析中很有必要考察企業的業績,特別是長期業績。業績衡量可能基于財務信息也可能基于非財務信息。業績衡量已經公認為企業日常經營中的一部分,以至于我們有時候忽視了它的目的。業績衡量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
1.業績評價是整體控制或者反饋控制系統的一部分,提供了刺激任何必要的控制行為的必要反饋;
2.業績評價是與利益相關者群體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3.業績評價與激勵政策以及業績管理系統緊密相關;
4.由于管理層追求獲得評價為滿意的業績,這會增加管理層的動力。
然而當考慮如何來衡量企業業績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業績的定義其結果差別相當大,管理人員對于怎樣定義業績好壞也存在不同認識。
(二)對衡量企業業績的不同觀點
1.股東觀
股東觀認為企業應基于股東的利益而存在。如果沒有股東投入的股本,企業將無法啟動,如果沒有股東的再投入,企業將會停止運轉,這就引出一個結論,即企業是為股東盈利的,因而應該把股東回報率作為企業業績的指標。股東回報率的計算由兩部分組成,資本利得與股利。這是基于市場的方法,這種方法對傳統的會計方法的有效性提出質疑:
(1)會計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業績,而市場方法反映的是對企業未來業績的預期;
(2)會計科目是用來記錄交易的,而不是用于評價企業的戰略地位;
(3)并不是所有的資產都能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4)會計政策是變化的。
然而,即使是使用了市場價值的衡量方法,股東價值的衡量也并非易事。關鍵的問題在于市場是否是理性的。盡管財務理論認為,基于有效市場假說的市場是理性的,但是市場經常會出現一時盛行的股票行業(比如互聯網和生物技術行業),或出現超乎尋常的高市盈率股票,或出現操縱市場的現象。如果股票價格瞬息變化,那么基于股票價格的業績衡量方法可能就是不適宜的衡量方法。另外,如果企業沒有上市,那么股東回報率應如何計算?如果企業沒有相應的市場來估計其資本回報率。還有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如果企業沒有股東,則市場價值法就沒有任何意義。例如,非營利組織的成立是出于慈善或其他的非營利目的,而用反映營利指標的業績衡量方法來評價組織與其經營目標是相違背的。
環球網校201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2010年注冊會計師輔導優惠套餐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
- 2025年注會《審計》沖刺必備:200句高頻考點速記手冊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