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會《財務成本管理》成本性態分析(二)


二、 總成本習性模型及其應用
(一)總成本性態模型
成本性態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技術測定法、直接分析法和歷史資料分析法等。
歷史成本分析法是根據一系列的歷史成本資料來推算一定期間的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平均值,以滿足成本決策和計劃的需要。歷史成本分析法包括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回歸直線法
1.高低點法
(1)、含義:高低點法,是根據歷史成本資料中產量最高和產量最低期成本以及相應的產量,推算單位產品的增量成本,以此作為單位變動成本,然后,根據總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來確定固定成本的一種成本分解方法。
(2)、基本公式:
固定成本=產量最高期總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高產量
或:固定成本=產量最低期總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低產量
產量增加時總成本的增加是變動成本增加引起的,所以,單位產品的增量成本就是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
(3)、優缺點:高低點法的主要優點是簡便,其明顯的缺點是只利用了歷史資料的兩組數據,而未考慮其他數據的影響,因而,缺乏準確性。
【例14-7】
2.散布圖法
散布圖法,是根據若干期歷史成本資料,繪制各期成本點散布圖,按目測所得成本變動趨勢畫出成本直線,在圖上確定直線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據以計算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分解方法。
散布圖法考慮了全部已經取得的歷史成本資料,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認為是對只考慮兩個點的高低點法的一種改進。但是,成本直線是根據目測畫出的,固定成本 的數額也是在圖上目測出來的,因此,不可能十分精確。采用散布圖法分解成本,所得結果往往因人而異,這是其主要缺點。人們使用這種方法是因為它比較直觀并 且容易掌握。
3.回歸直線法
回歸直線法,是根據一系列歷史成本資料,用數學上的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計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線截距和斜率,以其作為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性態分析方法。
回歸直線法公式推導:
回歸直線法在理論上比較健全,計算結果精確,但是,計算過程比較煩瑣。如果使用計算機的回歸分析程序來計算回歸系數,這個缺點則可以較好地克服。
(二)邊際貢獻和銷售利潤的計算
1、基本損益方程式
基本公式
銷售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2、損益方程式的變換形式(均在基本損益方程式的基礎上推導的,所以只需要把基本方程式記住即可)
(1)銷量的方程式
(2)單價的方程式
(3)單位變動成本方程式
(4)固定成本方程式
環球網校201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
- 2025年注會《審計》沖刺必備:200句高頻考點速記手冊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