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冊會計師和中級職稱同時備考這樣搭配通過率爆表!


注冊會計師和中級會計師都是財會行業內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每年都有考生想要縮短考證戰線,那么注會和中級同時備考可行嗎?如何備考才能兩證同取?下面小編就為考生解答疑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想要兩證同取,首先要了解注會和中級會計考試,由于2021年注會和中級會計報名簡章暫未公布,小編將2020年報名信息進行了整理,小伙伴們速速圍觀!
一、報名條件
注會考試報名條件
(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二)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考試: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
1.因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報名之日止不滿5年者;
2.以前年度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因違規而受到禁考處理期限未滿者;
3.已經取得全科合格者。(以上是2020年注會報名條件,僅供考生參考。)
PS:每年都有大量考生都吐槽注會考試難度系數太大,但小編認為其根本原因是注會報名門檻極低,專科及以上學歷均可報考,因此要通過較高的難度篩選考生,保證注會的含金量。
中級職稱報名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2)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
(二)報名參加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5)取得博士學位。
(以上是2020年中級會計報名條件,僅供考生參考。)
二、考試時間
注會:預計10月中級:預計9月,具體時間要以官方通知為準,為避免考生錯過重要訊息,環球網校為考生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預訂成功后即可及時準確收到2021年注冊會計師報名時間、考試時間提醒哦,抓緊時間預約吧!
三、考試科目
注會考試科目及有效期
專業階段設有六門考試科目,分別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要求在連續五個考試年度內全部通過上述六門方可報考綜合階段考試。考試形式從2012年開始實施機考。
中級職稱考試科目及有效期
中級職稱共設有三門課程,分別為《中級會計實務》、《中級財務管理》和《中級經濟法》。參加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才能取得中級會計師資格。今年中級已經開始全面實行機考。
由上可以看出,注會報名門檻相對較低,中級會計報名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只要大家滿足報名條件,是可以同時報名考試的。并且從考試時間來看,注會和中級是錯開的,相差一個月左右,這對同時備考兩個考試是非常有利的。
四、科目組合
科目之間的聯系
注會科目之間的關聯
《會計》為注會六門最為基礎的一門,因此建議首報《會計》,《會計》實際上是教我們如何做賬,而《審計》則是教我們如何查賬。《稅法》與《會計》聯系很緊密,其中《會計》中涉及到《稅法》中的增值稅、所得稅。《財務成本管理》與《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在舊制度下本屬于一門課程。《審計》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又都有內部控制的內容。《經濟法》在六門中相對獨立。
注會與中級職稱科目之間的關聯
注會《會計》包括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的幾乎所有內容,除了《中級會計實務》中有兩章事業單位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在注會《會計》中是沒有涉及的,但是這兩章內容也并不是十分重要,在考前一周看看教材即可。注會《會計》側重于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并和合并財務報表以及收入、所得稅和差錯更正,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除了側重注會中的重點章外,還比較側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資產減值、和長期負債及借款費用。
注會的《財務成本管理》包括《中級財務管理》的幾乎所有內容,當然中級中的集權與分權在注會中并沒有涉及,不過也不怎么重要,可以忽略,但注會《財務成本管理》中有企業價值評估、期權估價這兩塊硬骨頭,中級職稱《中級財務管理》中則沒有,還有注會《財務成本管理》中包括成本會計部分,而這也是中級職稱《中級財務管理》中所沒有的內容。
所以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側重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價值評估、資本預算(項目價值評估)、期權估價、其他長期籌資、產品成本計算,而中級職稱《中級財務管理》則側重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及收入與分配管理。注會的《稅法》和《經濟法》與中級職稱的《中級經濟法》相對應。注會的《經濟法》中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和票據法為重點,中級職稱《中級經濟法》中沒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權法以及破產法。《中級經濟法》的稅法部分收錄了注會《稅法》中最重要的兩大稅種——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科目搭配建議
注會《會計》、《財務成本管理》和《經濟法》+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中級財務管理》和《中級經濟法》
注:本組搭配適合全職備考或備考時間比較充裕的考生。7月份之前都可以以注會三門為主,至少能在這個期間完整地學完一遍基礎班。進入7月份后,要以中級三科為主,同時注會的科目每周也都要拿出一定時間復習加強鞏固,尤其是《會計》和《財務成本管理》的習題班也要跟上。因中級相比注會簡單一些,因此在學完一遍注會的科目后再學中級的科目會更輕松。進入9月份,中級開始沖刺,可以先暫時將注會的科目放一放,待中級考完再全面沖刺注會。
注會《會計》、《稅法》和《經濟法》+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中級財務管理》和《中級經濟法》
注:本組搭配適合工作不算很忙的上班族考生。在6月底之前都可將精力完全花在注會《會計》、《稅法》、《經濟法》和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上,進入7月份,開始《中級會計實務》和《中級經濟法》的學習,同時注會《會計》和中級《中級財務管理》進入提高階段的學習。進入9月后,可先將注會科目放一放,全力沖刺中級考試。待中級考完,注會三門一同進入沖刺階段。
注會《會計》、《稅法》和《經濟法》+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和《中級經濟法》
注:本組搭配更好的平衡了注會與中級。注會《會計》對應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注會《經濟法》和《稅法》對應中級會計職稱的《中級經濟法》。那么完全可以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注會三門的備考上,中級考前1個月再將《中級會計實務》和《中級經濟法》過一遍就OK。
注會《會計》、《審計》和《稅法》+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
注:本組搭配更適合以注會為主的上班族考生。注會的三門是非常經典的搭配,再跨考一科中級中最難的一科,比較不錯的選擇。在備考安排上,可以將精力完全用在注會科目的備考中,待中級考前1個月開始時,再將《中級會計實務》過一遍即可。
注會《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和《經濟法》+中級職稱《中級財務管理》和《中級經濟法》
注:本組搭配是針對注會《會計》已通過或學習過注會《會計》課程的同學。在備考安排上,依然可以將絕大部分精力用于注會科目的備考中。需要注意的是注會《財務成本管理》與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的重難點還是相差較大的,故建議在6月底之前以注會科目為主,7、8月份以中級為主(當然注會《審計》是要同時進行的)。
注會《會計》、《經濟法》+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中級財務管理》和《中級經濟法》
注:本組搭配更適合以中級為主的而又打算同時報考注會的同學。3月底之前以注會為主。從4月份開始以中級為主(當然注會會計要同時學的,經濟法每周要花一定的時間看看教材,以免太生疏),9月份初開始沖刺中級,以教材和輕四(最后六套題)為主,通過做題來找薄弱的地方,再看教材加以掌握。待中級考后,便立即投入到注會經濟法的學習中,當然此時會計的火候差不多了,集中火力攻經濟法。因為有中級的底子,故復習起來不會很困難。進入10月份,注會兩門同時開始沖刺。
以上內容是2021年注冊會計師和中級職稱同時備考這樣搭配通過率爆表!小編為廣大考生上傳注冊會計師考試指南【完整版】,準備報名的考生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即可領取!
最新資訊
- 注會考幾門?一文帶你了解cpa考試科目設置2025-09-21
- 2026年注會備考科目搭配:合理規劃與科學組合方案2025-09-19
- 為大家解答:全職備考cpa一年可過幾科?2025-09-18
- 注冊會計師先考哪些科目比較好?報考順序指南2025-09-18
- 有cpa證書沒經驗好找工作嗎?附職業發展方向2025-09-17
- 注冊會計師可以從事哪些工作?盤點工作方向及職責2025-09-17
- 近年來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通過率全景分析:趨勢、差異與備考啟示2025-09-15
- 注會各科難度分析與學習耗時全指南:從零基礎到高效備考2025-09-15
- cpa考試考哪些科目?零基礎考生適合的科目組合與備考規劃2025-09-12
- 注會多大年齡就不適合考了?附各年齡段通過數據與備考建議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