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級藥士生理學輔導:體溫的正常生理性變動


一、產熱和散熱的基本過程$lesson$
1.產熱過程體內的熱量是由三大營養物質在各組織器官中分解代謝產生的。安靜時,肝臟是體內代謝最旺盛的器官,產熱量最大,是主要的產熱器官;運動時骨骼肌緊張性增強,產熱量增加40倍,成為主要產熱器官。人在寒冷環境中主要依靠兩種方式增加產熱量以維持體溫:①戰栗:指骨骼肌發生不隨意的節律性收縮。戰栗的特點是屈肌和伸肌同時收縮,不做外功,但產熱量很高,代謝率可增加4~5倍。②代謝產熱(非戰栗產熱):指通過物質代謝產生的熱量,褐色脂肪組織的產熱量最大,約占非戰栗產熱總量的70%。甲狀腺激素是調節產熱活動的最重要體液因素,如果機體暴露于寒冷環境中幾周,甲狀腺分泌大量的甲狀腺激素,使代謝率增加20%~30%。
2.散熱過程人體的主要散熱部位是皮膚。當環境溫度低于人的體表體溫時,通過以下方式散熱。①輻射散熱:指機體的熱量以紅外線的形式傳給外界較冷的物體。安靜時輻射散熱占總散熱量的60%;②傳導散熱:指機體的熱量直接傳給同它接觸的較冷的物體。機體深部的熱量先傳導給皮膚,再由皮膚將熱量傳導給予它接觸的物體,如衣服、床、椅等;③對流散熱:指通過氣體流動來交換熱量。人體周圍圍繞著一薄層同皮膚接觸的氣體,人體的熱量傳給這層空氣,被體表加熱的空氣上升,體表又與新移動過來的空氣進行熱量交換,這樣便將體熱不斷散發到空間}④蒸發散熱:指機體通過體表水分的蒸發而散失體熱。在人的體溫條件下,蒸發1克水可使機體散發2.43千焦的熱量。當環境溫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膚溫度時,蒸發成為唯一有效的散熱形式。
二、體溫的調節
人和其他恒溫動物的體溫,在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通過調節機體產熱和散熱過程,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
1.溫度感受器的類型 分為外周和中樞溫度感受器。①外周溫度感受器指皮膚、黏膜和內臟上感受溫度變化的游離神經末梢,可分為冷感受器和熱感受器。當局部溫度升高時,熱感受器興奮;溫度降低時,冷感受器興奮。②中樞溫度感覺器指中樞神經系統(脊髓、腦干網狀結構以及下丘腦)內感受溫度變化的神經元,包括冷敏神經元和熱敏神經兀。
2.體溫調節中樞調節體溫的重要中樞位于下丘腦。視前區一下丘腦前部(P0/AH)活動在體溫調節的中樞整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體內各個部位的溫度傳人信息會聚于P0/AH,其中的溫度敏感神經元既能感受它們所在的局部組織的溫度變化,又具有對傳人溫度信息進行整合處理的功能,溫熱刺激使熱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增加,呼吸加快,皮膚散熱過程加強;寒冷刺激使冷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增加,導致寒戰,皮膚產熱過程增強。
3.調定點學說體溫的調節類似于恒溫器的調節。在視前區一下丘腦前部存在著類似恒溫器的調定點,此調定點的高低決定著體溫水平。熱敏神經元對溫熱感受的一定閾值,正常人一般為37℃,稱為體溫穩定的調定點。當體溫與調定點水平一致時,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當中樞溫度高于調定點,中樞的調節活動使產熱降低,散熱加強;反之,中樞溫度低于調定點,中樞調節活動加強產熱,降低散熱,直到體溫回到調定點水平。
最新資訊
- 2022年藥學職稱考試高頻考點:鉀代謝障礙2022-02-10
- 2022年藥學職稱考點精講:干擾素藥理作用2022-01-28
- 2022年藥學職稱重要知識點:磺胺類藥物的不良反應2022-01-25
- 2022年藥學職稱考試考點分享:缺血-再灌注損傷2022-01-11
- 2022年藥學職稱備考知識點:四環素類不良反應2022-01-10
- 2021年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備考難?快來領取復習寶典!2020-10-27
- 2020年衛生資格初級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各科目考試大綱匯總2019-12-06
- 2019年主管藥師考試大綱匯總2019-01-21
- 2019年主管藥師考試大綱之專業實踐能力2019-01-21
- 2019年主管藥師考試大綱之相關專業知識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