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時間查詢指南


一、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時間查詢指南
對于計劃參加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的考生而言,知曉考試時間是備考規劃的重要開端。雖然官方確切考試時間暫未發布,但依據歷年考試規律,我們能夠進行合理推測。
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時間預計在5月進行,小編整理近幾年考試時間安排,供考生參考:
2018-2025初級會計考試時間 | |
年份 | 具體考試時間 |
2025年 | 5月17日-5月20日,共8個批次 |
2024年 | 5月18日至5月22日,共10個批次 |
2023年 | 5月13日至17日進行,共10個批次 |
2022年 | 原定5月7日至11日、5月14日至15日疫情推遲8月1日-7日 |
2021年 | 5月15日至19日,5月22日至23日 |
2020年 | 原定于5月9日至17日調整至8月29日至9月4日、9月9日至10日 |
2019年 | 5月11日至15日,5月18日至19日 |
2018年 | 5月12日至20日 |
《初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時長為105分鐘,《經濟法基礎》科目考試時長為75分鐘,兩個科目連續考試,時間不能混用。具體安排如下:
級別 | 考試時間及科目 |
初級 | 8:30-11:30 初級會計實務 經濟法基礎 |
14:30-17:30 初級會計實務 經濟法基礎 |
從過往多年的考試安排來看,初級會計考試基本固定在每年5月舉行。
由此規律可以推斷,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大概率也會在5月舉行,極有可能從5月中旬開啟,即5月16日-5月19日。不過,這只是基于經驗和現有信息的預測,最終的考試時間,務必以財政部發布的官方公告為準。具體什么時候考試,為了讓考生及時獲得考試信息,小編建議考生可立即填寫本文頂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我們會及時通知考生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助您順利參加考試。點擊查看>>2026年全國各地區初級會計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匯總。
初級會計考試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考試形式為機考,采用閉卷方式,考生需在計算機上完成答題。考試設置《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個科目,參加考試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可獲得初級會計職稱證書。
考試一般會持續數天,分多個批次進行。如 2025 年設置了8個批次,2024年增加至10個批次。考試具體的批次安排,由系統隨機分配,考生無法自主選擇。考生可在官方規定的準考證打印時間內,登錄報名系統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上會明確顯示個人的考試時間、考場地址、考試批次等重要信息。
二、初級會計考試備考計劃制定指南
初級會計考試作為會計行業的入門級考試,雖難度適中,但涉及知識點細碎、考點覆蓋廣,需要考生通過科學的備考計劃搭建知識體系。一份合理的備考計劃能幫助考生避免盲目復習、提升效率,以下從備考階段劃分、核心科目策略、計劃調整技巧等方面,詳細介紹備考計劃的制定方法。
(一)明確備考核心前提:了解考試與自身基礎
制定計劃前,需先明確兩個關鍵信息,避免計劃脫離實際:
1.考試基本信息(以常規考綱為例)
考試科目:《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科均為 100 分滿分,60 分合格,需在一個考試年度內同時通過。
科目特點:
《初級會計實務》:偏邏輯和應用,涉及大量會計分錄、計算(如資產、收入、成本核算),需要理解原理后靈活運用,對零基礎考生有一定門檻。
《經濟法基礎》:偏記憶和細節,涵蓋稅法(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勞動法、支付結算等內容,考點細碎但重點突出(如稅法占比約 60%),需在理解基礎上記憶。
考試周期:通常備考周期為 4-6 個月(若從報名后開始,到次年 5 月考試,約 5 個月),零基礎考生建議預留 6 個月,有基礎考生可壓縮至 3-4 個月。
2. 自身基礎評估
零基礎考生:無會計知識儲備,需從 “會計概念、會計科目” 等基礎學起,優先保證《初級會計實務》的理解,再同步推進《經濟法基礎》。
有基礎考生(如學過會計專業、從事財務相關工作):可跳過基礎概念,直接針對重點章節(如《實務》的 “收入”“財務報表”,《經濟法》的 “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強化。
備考時間:按 “每日可學習時長” 劃分(如在職考生每日 2-3 小時,全職考生每日 6-8 小時),避免計劃過于理想化(如強制每天學 5 小時卻難以堅持)。
(二)分階段制定備考計劃:從基礎到沖刺,循序漸進
備考計劃需按 “基礎→強化→沖刺” 三階段劃分,每個階段目標明確、任務具體,以下以6 個月備考周期(適合零基礎) 為例,提供階段規劃參考:
第一階段:基礎學習期(第 1-2 個月)——“理解為主,全面覆蓋”
核心目標:掌握兩科 80% 的基礎知識點,搭建知識框架,不糾結難點,優先保證 “聽懂、會做基礎題”。
具體任務:
《初級會計實務》(先學,打牢邏輯)
按章節順序學習:從 “會計概述” 入手(理解會計要素、會計等式),再學 “資產”(核心章節,占分約 20%,需重點掌握存貨、固定資產核算),接著推進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分錄密集章節),最后學 “財務報表”“管理會計基礎”(簡單理解即可)。
學習方法:搭配網課(選擇零基礎友好的講師,如側重 “原理通俗化” 的課程),每學完 1 節,做 10-15 道課后習題(只做基礎題,不做難題),并整理 “分錄筆記”(如 “固定資產折舊分錄”“銷售商品收入分錄”)。
《經濟法基礎》(滯后實務 1-2 周開始,避免記憶遺忘)
重點突破 “稅法部分”:先學 “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占分約 50%),理解 “征稅范圍、稅率、應納稅額計算”,再學 “非稅法部分”(如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學習方法:用 “思維導圖” 整理框架(如 “增值稅納稅人分類→征稅范圍→稅率→計稅方法”),對易混點(如 “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區別”)做對比表,每天花 20 分鐘復習前一天的考點(避免學完就忘)。
階段成果檢驗:學完基礎后,做一套 “基礎階段模擬卷”(只含基礎題),兩科正確率達到 60% 以上即為合格,若低于 50% 需重新復盤薄弱章節。
第二階段:強化提升期(第 3-4 個月)——“聚焦重點,攻克難點”
核心目標:針對高頻考點和易錯點強化,提升解題能力,將基礎階段的 “理解” 轉化為 “做題正確率”,兩科正確率需達到 70% 以上。
具體任務:
重點章節突破(按考頻優先級)
《初級會計實務》:優先掌握 “資產”“收入、費用和利潤”“財務報表”(三者合計占分約 50%),攻克難點(如 “長期股權投資”“產品成本計算”),通過 “典型例題 + 真題” 理解應用場景(如 “銷售退回的分錄處理”)。
《經濟法基礎》:聚焦 “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計算型考點,需多練真題)、“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題高頻考點,如 “試用期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對 “時間、數字類考點”(如 “訴訟時效 3 年”“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集中記憶(可用 “口訣法”,如 “增值稅納稅義務:收訖銷售款、取得憑據當天,先開發票為開票日”)。
專項刷題訓練
按題型突破:針對 “單選題(基礎記憶)、多選題(易混點)、判斷題(細節陷阱)、不定項選擇題(綜合應用)” 分別練習,其中不定項選擇題(占分 30%)需重點訓練 —— 如《實務》的 “收入 + 費用 + 利潤” 綜合題、《經濟法》的 “增值稅 + 企業所得稅” 結合題。
錯題整理:建立 “錯題本”,標注錯誤原因(如 “知識點遺漏”“分錄記錯”“審題不清”),每周復盤 1 次,避免重復犯錯(如 “把‘應付職工薪酬’記成‘其他應付款’”)。
階段成果檢驗:做近 3 年真題(按考試時間模擬),兩科分數穩定在 70 分以上,說明基礎扎實;若某章節正確率低于 50%,需回頭重新學習該章節核心考點。
第三階段:沖刺模考期(第 5-6 個月)——“模擬實戰,查漏補缺”
核心目標:適應考試節奏,提升答題速度,通過模考發現漏洞,針對性強化,確保兩科分數穩定在 80 分左右(預留容錯空間)。
具體任務:
全真模擬訓練
按考試時間做題:上午 8:30-11:30 做《初級會計實務》,下午 14:30-17:30 做《經濟法基礎》,嚴格計時,訓練 “3 小時內完成答題” 的節奏(避免考試時答不完題)。
優先做 “近 5 年真題”(真題考點重復率高,如《經濟法》的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幾乎每年必考),再做 2-3 套高質量模擬卷(選擇貼合考綱的機構卷,避免偏題怪題)。
高頻考點復盤
整理 “兩科高頻考點清單”(可參考網課老師總結或真題高頻考點),如:
《實務》:存貨發出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利潤表編制步驟;
《經濟法》:增值稅稅率(13%、9%、6%)、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如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勞動合同解除的經濟補償。
對 “易混淆考點” 再次對比記憶,如 “小規模納稅人 vs 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計算”“定金 vs 訂金的區別”。
調整答題策略
模考中總結 “得分技巧”:如單選題 “排除法”(先排除明顯錯誤選項)、多選題 “保守選擇”(不確定的不選,避免多選扣分)、判斷題 “謹慎答題”(錯答倒扣分,不確定可空著)。
針對 “耗時題”(如《實務》的不定項計算),訓練 “先標記,做完簡單題再回頭做” 的節奏,避免因小失大。
三、不同基礎考生的計劃調整技巧
1. 零基礎考生:延長基礎期,降低初期難度
若備考時間緊張(如只有 3 個月),可縮短基礎期至 1.5 個月,但需保證 “核心章節”(如《實務》資產、《經濟法》稅法)的學習時間,放棄冷門考點(如《實務》的 “政府會計”,占分約 5%)。
避免 “趕進度”:若某章節(如 “資產”)學不懂,可放慢速度,用 “生活化例子” 輔助理解(如 “固定資產折舊 = 買手機后每年貶值”),再通過簡單題鞏固。
2. 有基礎考生:壓縮基礎期,強化沖刺期
基礎期可壓縮至 1 個月,直接跳過 “會計概述” 等基礎內容,重點看 “考綱新增 / 變化考點”(每年考綱會更新,新增內容大概率考)。
沖刺期增加 “跨章節綜合題” 訓練(如《實務》“收入 + 財務報表” 結合題),提升綜合應用能力。
3. 在職考生:利用碎片時間,聚焦 “高效學習”
工作日:每天保證 2 小時(如晚上 8-10 點),專注 “聽課 + 做基礎題”;碎片時間(如通勤時)用 “考點卡片” 記憶《經濟法》的細碎知識點(如 “稅法稅率”“時間節點”)。
周末:集中 4-6 小時做 “真題 + 錯題復盤”,彌補工作日學習的 “不連貫” 問題。
四、備考計劃執行的 3 個關鍵原則
彈性調整,拒絕 “完美主義”
計劃不是 “軍令狀”,若某天因工作 / 身體原因未完成任務,可在周末補學(如少學 1 天,周末多學 2 小時),避免因一次中斷放棄整個計劃。
定期復盤,及時優化
每 2 周總結一次:“哪些章節耗時最長?哪些題型正確率低?” 例如:若發現《經濟法》的 “稅法計算” 總錯,可增加 1 周專項練習;若《實務》分錄記不住,可每天花 10 分鐘默寫 3 個核心分錄。
勞逸結合,避免疲勞戰
每周預留 1 天 “休息時間”(如周日下午),避免長期高強度學習導致效率下降;學習時每 45 分鐘休息 5 分鐘,保持專注力。
五、總結:備考計劃的核心是 “目標清晰 + 可執行”
初級會計考試的難度在于 “知識點多且雜”,但并非 “高不可攀”。制定計劃時,無需追求 “全網最全計劃”,而是結合自身基礎(零基礎 / 有基礎)、備考時間(全職 / 在職),明確每個階段 “必須掌握的考點” 和 “可放棄的冷門內容”,通過 “基礎打牢→強化重點→模擬實戰” 的遞進式學習,即可穩步提升通過率。
最后提醒:備考期間需關注考綱變化(每年 11-12 月發布)和報名時間(通常 11 月),避免錯過關鍵節點。只要按計劃堅持,60 分合格線并不難達到 —— 重要的不是 “計劃多完美”,而是 “執行多徹底”。
2026年初級會計備考計劃即將開始,想要參加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人員注意,免費領取2026年小白班講義及視頻。
點擊下圖進入2026年初級會計職稱 小白入門班
點擊下圖會計實操-實訓系統體驗(電腦版)
以上內容就是“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時間查詢指南”的相關信息,具體初級會計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小編建議考生填寫短信服務,會在你百忙之中提醒該初級會計報名啦,小編為廣大考生上傳2026年初級會計備考指南內容,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進入下載頁面。
最新資訊
- 初級會計證一年有幾次考試?關乎備考規劃的關鍵信息,考生速看2025-09-04
- 2026年初級會計資格考試形式、考試科目、試題題型及時間?2025-08-11
- 初級會計考試一年兩次?附歷年考試時間安排及考試次數2025-08-05
- 2026年初級會計考試時間查詢指南2025-07-29
- 2026年揚州初級會計考試時間2025-07-29
- 2026年浙江杭州初級會計師考試時間安排2025-07-29
- 2026年山西太原初級會計考試時間、科目及題型2025-07-25
- 廈門初級會計考試時間2026年2025-07-25
- 2026年黑龍江哈爾濱初級會計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2025-07-24
- 歷年武漢初級會計考試時間匯總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