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試題:第二章資產不定項
一、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17%,該企業生產主要耗用一種原材料,該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計劃單位成本為每千克 20 元,2013 年 6 月初,該企業“銀行存款”科目余額為 300000 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余額分別為 30000 元和 6152 元,6 月份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1)5 日,從乙公司購入材料 5000 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 90000 元,增值稅稅額為 15300 元,全部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達。
(2)8 日,從乙公司購入的材料到達,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 50 千克,經查明,短缺為運輸途中合理損耗,按實際數量入庫。
(3)10 日,從丙公司購入材料 3000 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 57000 元,增值稅稅額為 9690 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并且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4)15 日,從丁公司購入材料 4000 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 88000 元,增值稅稅額為 14960 元,材料已驗收入庫,款項尚未支付。
(5)6 月份,甲企業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總計為 84000 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1)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甲企業向乙公司購入材料的會計處理結果正確的是( )。
A.原材料增加 90000 元
B.材料采購增加 90000 元
C.原材料增加 100000 元
D.應交稅費增加 15300 元
(2)根據資料(2),2013 年度甲企業的會計處理結果正確的是( )。
A.發生節約差異 9000 元
B.發生超支差異 9000 元
C.原材料增加 100000 元
D.原材料增加 99000 元
(3)根據材料(3),下列各項中,甲企業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原材料 60000 貸:材料采購 60000
B.借:原材料 6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200 貸:應付賬款 70200
C.借:材料采購 5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9690 貸:銀行存款 66690
D.借:材料采購 3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 3000
(4)根據期初資料和資料(1)至(4),甲企業“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為 269000 元,下列關于材料成本差異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3.77%
B.“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發生額為 8000 元
C.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0.8%
D.“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貸方發生額為 19000 元
(5)根據期初資料和資料(1)至(5),2013 年 6 月 30 日甲企業相關會計科目期末余額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
A.“銀行存款”科目為 26050 元
B.“原材料”科目為 153000 元
C.“原材料”科目為 186480 元
D.“銀行存款”科目為 128010 元答案部分
【答案】(1)B;(2)AD;(3)ACD;(4)BC;(5)D
【解析】 (1)資料(1)相關會計分錄如下:借:材料采購 9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5300 貸:銀行存款 105300
(2)資料(2)相關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 99000(4950×20) 貸:材料采購 90000 材料成本差異 9000
(3)資料(3)相關會計分錄如下:借:材料采購 5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9690 貸:銀行存款 66690 借:原材料 60000(3000×20) 貸:材料采購 57000 材料成本差異 3000
(4)6 月份,“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發生額=8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貸方發生額=9000+3000=12000(元)。6 月 30 日,甲企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 =6152-9000-3000+8000=2152(元)。6 月材料成本差異率=2152/269000×100%=0.8%。
(5)6 月 30 日,“銀行存款”科目余額=300000-105300-66690=128010(元); “原材料”科目余額=269000-84000=185000(元)。
二、甲公司為生產多種產品的制造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17%,原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核算,材料發出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2016 年 12 月 1 日, M 材料庫存數量 500 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 200 元。該公司 12 月份發生的有關存貨業務如下:
(1)2 日,以面值為 250000 元的銀行匯票購買 M 材料 800 千克,每千克不含增值稅銷售價格為 250,元,價款共計 200000 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增值稅稅額為 34000 元。由銷貨方代墊運雜費 3000 元(不考慮增值稅)。材料驗收入庫,銀行匯票多余款項通過銀行退回并已收妥。
(2)10 日,收到乙公司作為資本投入的 M 材料 3000 千克,并驗收入庫,同時收到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投資合同約定該批材料不含增值稅價格為 600000 元,與公允價值相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 102000 元。乙公司在甲公司注冊資本中享有份額的金額為 580000 元。
(3)31 日發料憑證正匯總表中列明 M 材料的耗用情況如下:生產產品領用 1600 千克,車間管理部門領用 300 千克,行政管理部門領用 200 千克,銷售部門領用 100 千克。
(4)31 日財產清查中盤虧 M 材料的成本為 15000 元,相應轉出增值稅進項稅額為 2550 元。經查屬與材料保管人員過失造成的,按規定由其賠償 6000 元,其余損失有公司承擔,款項尚未收到。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甲公司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用銀行匯票購買材料時:借:原材料 20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237000
B.申請簽發銀行匯票時:借:其他貨幣資金 25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
C.用銀行匯票購買材料時:借:原材料 20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00 貸:銀行存款 237000
D.退回銀行匯票的多余款項時:借:銀行存款 13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13000
2.根據資料(2),下列各項中,甲公司會計處理結果正確的是( )。
A.“應交稅費”科目借方登記 102000 元
B.“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記 600000 元
C.“實收資本”科目貸方登記 702000 元
D.“資本公積”科目貸方登記 122000 元
3.根據期初資料和資料(1)至(2),甲公司當月發出 M 材料的平均單價是( )元。
A. 205.35
B. 210
C.204.65
D. 209.3
4.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甲公司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是( )。
A.車間管理部門領用材料計入制造費用
B.銷售部門領用的材料計入銷售費用
C.行政管理部門領用的材料計入管理成本
D.生產產品領用的材料計入生產成本
5.根據資料(4),下列各項中,甲公司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原材料減少 15000 元
B.管理費用增加 15000 元
C.其他應收款增加 6000 元
D.應收賬款增加 6000 元
1.【答案】ABD
【解析】申請簽發銀行匯票時:借:其他貨幣資金 25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 用銀行匯票購買材料時:借:原材料 20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237000 退回銀行匯票的多余款項時:借:銀行存款 13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13000
2.【答案】ABD
【解析】“實收資本”科目貸方登記 580000 元
3.【答案】D
【解析】(500*200+200000+600000)/(500+3000+800)=209.3
4.【答案】ABCD
【解析】均正確
5.【答案】AC
【解析】批準前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7550 貸:原材料 1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550 借:其他應收款 6000 管理費用 1155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7550
三、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3 年第四季度該公司發生的固定資產相關業務如下:
(1)10 月 8 日,甲公司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 98 萬元,增值稅稅額為 16.66 萬元,另支付安裝費 2 萬元,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設備預計可使用年限為 6 年,預計凈殘值為 4 萬元,當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2)11 月,甲公司對其一條生產線進行更新改造,該生產線的原價為 200 萬元,已計提折舊為 120 萬元,改造過程中發生支出 70 萬元,被替換部件的賬面價值為 10 萬元。
(3)12 月,甲公司某倉庫因火災發生毀損,該倉庫原價為 400 萬元,已計提折舊 100 萬元,其殘料估計價值為 5 萬元,殘料已辦理入庫,發生的清理費用 2 萬元,以現金支付,經保險公司核定應賠償損失 150 萬元,尚未收到賠款。
(4)12 月末,甲公司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發現短缺一臺筆記本電腦,原價為 1 萬元,已計提折舊 0.6 萬元,損失中應由相關責任人賠償 0.1 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根據資料(1),甲公司購入設備的入賬成本是( )萬元。
A.116.66
B.98
C.100
D.114.66
(2)根據資料(1),下列關于該設備計提折舊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2013 年 10 月該設備不應計提折舊
B.如采用直線法,該設備 2013 年第四季度應計提折舊額為 3.2 萬元
C.如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其年折舊率應為 40%
D.如采用年數總和法,其第一年的年折舊率應為 5/16
(3)根據資料(2),更新改造后該生產線的入賬成本是( )萬元。
A.140
B.260
C.270
D.150
(4)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甲公司毀損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支付清理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2
貸:銀行存款 2
B.確定應由保險公司理賠的損失時:
借:其他應收款 150
貸:營業外收入 150
C.將毀損的倉庫轉入清理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
累計折舊 100
貸:固定資產 400
D.殘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5
貸:固定資產清理 5
(5)根據資料(4),應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借方的金額是( )萬元。
A.0.8
B.0.1
C.0.3
D.1 1.
【答案】(1)C;(2)A;(3)A;(4)CD;(5)C
【解析】 (1)甲公司購入設備的入賬成本=98+2=100(萬元)。
(2)固定資產購入的次月開始計提折舊,即 11 月開始計提折舊,所以該設備 2013 年 10 月份不應計提折舊,選項 A 正確;如果采用直線法,該設備 2013 年第四季度計提折舊的月份是 11、12 月,折舊額=(98+2-4)/6/12×2=2.67(萬元),選項 B 錯誤;如果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100%=2/6×100%=33.3%,選項 C 錯誤;如果采用年數總和法,第一年的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6/(1+2+3+4+5+6)× 100%=2/7,選項 D 錯誤。
(3)更新改造后該生產線的入賬成本=(200-120)+70-10=140(萬元)。
(4)甲公司毀損固定資產時,發生的相關分錄如下:
結轉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
累計折舊 100
貸:固定資產 400
殘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5
貸:固定資產清理 5
以現金支付清理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2
貸:庫存現金 2
確定應由保險公司理賠的損失時:
借:其他應收款 15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50
結轉清理凈損失時:
借:營業外支出 147
貸:固定資產清理 147 所以選項 CD 正確。
(5)短缺筆記本電腦應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借方的金額=1-0.6-0.1=0.3(萬元)。相關分錄如下:盤虧固定資產時: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0.4 累計折舊 0.6 貸:固定資產 1 確定應由責任人賠償時:借:其他應收款 0.1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0.1 報經批準轉銷時:借:營業外支出—盤虧損失 0.3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0.3
四、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013 年至 2016 年該企業發生相關經濟業務如下,
(1) 2013 年 12 月 12 曰,購進一臺不需要安裝的生產設備并交付使用。增值稅專 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 53S 萬元,增值稅稅額為 91.46 萬元,另發生保險費 4 萬元、裝卸費 1 萬元(均不考慮增值稅),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 10 年、預計浄殘值為 3 萬元,釆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2) 2015 年 1 月至 6 月,企業將該設備出租,每月取得租金收入 12 萬元(不考慮 增值稅)
(3) 2016 年 5 月,企業對該設備進行日常維修,發生維修費用 5 萬元(不考慮增 值稅)
(4) 2016 年 12 月,該設備因遭受自然災害發生嚴重毀損,企業支付清理費 3 萬元(不考慮增值稅),保險公司核定理賠款 30 萬元。該設備累計折舊為 162 萬元,未發生減值;至當月末,尚未清理充畢。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根據資料(1),2013 年 12 月 12 日,該設備的初始入賬價值是()萬元。
A.543
B.634.46
C.535
D.538
2.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關于該設備折舊的表述正確的有()
A.2014 年 1 月開始計提設備折舊
B.該設備應計提折舊總額為 540 萬元
C.2014 年該設備年折舊額為 54 萬元
D.2013 年 12 月開始計提設備折舊
3.根據資料(2),下列各項中,關于該設備出租相關會計處理的表述正確的有()
A.取得的租金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B.計提的折舊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C.取得的租金收入計營業外收入
D.計提的折舊額計入管理費用
4.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企業發生的該設備日常維修費用應計入的會計科目是()
A.管理費用
B.制造費用
C.其他業務成本
D.營業外支出
5.根據資料(1)和(4),下列各項中,關于企業處置該設備會計處理結果的表述正確的是()
A.2016 年 12 月 31 日,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清理”項目年末額為 354 萬元
B.按應收保險公司賠款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30 萬元
C.處置該設備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381 元
D.按支付的清理費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3 萬元
1.【答案】A
【解析】538+4+1=543
2.【答案】ABC
【解析】D 不正確,因為當月不計提折舊。
3.【答案】AB
【解析】租金收入確認其他業務收入,折舊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4.【答案】A
【解析】設備日常維修費用費用化計入管理費用。
5.【答案】ACD
最新資訊
- 2025年初級會計模考試卷-經濟法基礎八2025-04-23
- 2025年初級會計模擬答題系統經濟法七2025-04-22
- 【機考模擬特訓】2025年初級會計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經濟法62025-04-22
- 2025年初級會計網上模擬考試《經濟法基礎》第五套2025-04-22
- 【必刷卷】2025年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考試題第四套2025-04-21
- 2025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模擬題三2025-04-21
- 2025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模擬試題二2025-04-21
- 2025-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模擬卷-第1套2025-04-21
- 2025年初級會計考試題庫入口: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2025-04-16
- 2025年會計初級考試題庫-模擬試卷及答案解析第8套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