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復習:層次結構


特別關注:2014年成人高考成績查詢專題!
分析課文層次結構
1、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指出在持續性的作品中,創作上的重復與變化尤為重要。
本段的意思是說,凡是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就既需要重復,又需要變化。只有重復而無變化,作品就必然單調枯燥;只有變化而無重復,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亂。“音樂、繪畫、建筑之間的通感”指的就是這些藝術創作中的重復和變化。這一段是全文的綱。
第二部分(2---7)舉例介紹音樂藝術、舞臺藝術、繪畫藝術創作的重復與變化的特點。
這幾段是說作為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音樂、舞蹈和繪畫都是重復和變化的統一。2、3段說音樂,第4段說舞蹈,5、6、7段說繪畫。音樂是一種時間持續的藝術,音樂的重復是指它的主題,變化是指它的節奏,作者舉了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為例加以說明。舞蹈多是時間和空間綜合持續的藝術,幾乎所有的舞蹈都在變化中有重復,這重復就是指動作的重復。繪畫中的“手卷”也多是時空綜合持續的藝術,都有重復和變化的統一,作者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李公麟的“放牧圖”為例來說明。
第三部分(8---16)舉例介紹建筑創作的重復與變化的特點,還指出當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這幾段的意思是說作為一種空間持續的藝術,絕大多數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有機統一。作者列舉了人民大會堂、故宮、頤和園的諧趣園和長廊等建筑,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作者詳細解說了故宮和頤和園的長廊。故宮從中華門到天安門是一口氣排列下來的千步廊,從天安門到午門是一間間重復的朝房,進入午門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異的大殿。整個故宮的每一組群建筑,全都是統一規格,統一形式建造的,連彩畫、雕飾也是一樣的。千篇一律的重復表現出皇家氣象的大氣。但統一中又有變化,朝房到大殿就是變化,大殿的主體與兩側的廊、廡、樓、門的不同也是變化,變化又不使人感到單一。頤和園的長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無盡的重復,但長廊前的臨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個變化,花窗的變化是長廊的前奏,重復和變化和諧統一。
結尾一段批評了我們有些住宅設計的弊端,要么變化得眼花繚亂,要么重復得讓孩子找不到家,即單一的千篇一律或千變萬化,沒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提醒建筑設計師們注意。
2、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音樂、繪畫、建筑的美感,抓住以下關鍵詞:
(1)時間與空間持續性
(2)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
(3)重復與變化,主題與變奏
關鍵句:
在藝術創作中,往往有一個重復和變化的問題。只有重復而無變化,作品就必然單調枯燥;只有變化而無重復,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亂。
3、課文副標題為“音樂、繪畫、建筑之間的通感”。“通感”作為修辭,它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列舉所學詩文中的例子?在本文中“通感”的含義應是什么?
明確:“通感”本為一種由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心理現象,借此描述在語言中用一種感官印象來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辭手法,錢鐘書先生曾這樣談到“通感”:在日常經驗里,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如《荷塘月色》中用“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對淡淡的荷香的描述。
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詞的內涵與上述情況不同,它是指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相通的藝術規律。
4、全文結構其實也體現了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的藝術原則,加以分析。
明確:音樂、舞臺藝術、繪畫、建筑,變化著的是不同藝術獨特的表現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藝術規律;一項項、一節節按順序說來,結構穩重、樸實,卻通過一次次重復強調了在“千變萬化”的藝術創造中“千篇一律”的藝術規律。
5、 “我們有些住宅區的標準設計‘千篇一律’到孩子哭著找不到家”,耐人尋味,請品味作者通過“孩子哭著找不到家”這一細節傳達的思想內容。
明確:淺白通俗的語言揭示了建筑師的作用、建筑與人的生存關系。話語淺顯,但包含著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現代建筑統一分割,裝在規范的空間里,已經被異化了。有人說現代建筑就是新的貧民窟,沒有親切感,人們找不到自己的家園,好像孩子哭著找不到家門……人們已經被生活的緊張和壓迫隔離和囚禁。這句話表現了作為建筑大師的梁先生對當代城市建設中錯誤思潮的焦慮和深切的人文關懷。
本文是一篇內容豐富、牽涉多個學科的科技說明文,在中國建筑學理論中頗有代表性和影響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將其寫成晦澀難懂的講章,而是平易樸實、明白曉暢,其人品文風皆可做我們后生晚輩的學習楷模。
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學領域有很高學術成就的大師,同時也具有深厚的國學底蘊,其父梁啟超告訴他:“……一位大文學家、大美術家之成就,常常還要許多環境以及附帶學問的幫助。中國先輩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廣博的學識在文中已充分地得到體現,會給予我們閱讀的幸福感,但也許會帶來閱讀的障礙;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切體會作者對人類文明的熱愛、對傳統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鐘情,只有沉浸在文章洋溢著的濃郁文化氛圍之中,感應著文中呈現出的文明光輝,才能“探索其更精微的內涵”。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成人高考各科目備考建議2024-12-12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61-8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41-6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21-4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1-20個)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投訴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詢問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請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邀請信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