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重點簡答及論述(六)


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答: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內容,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只有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群眾參加武裝斗爭,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第二,武裝斗爭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進行土地革命,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最有力的工具;第三,農村根據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略基地,是開展土地革命,實行武裝斗爭的基礎和依托。
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答:第一,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無議會可以利用,沒有組織工人罷工的合法權利,只能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第二,中國是一個經濟落后的農業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總數的80%以上,這就決定了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中國的民主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題的革命斗爭,"工農武裝割據"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的最高形式;第三,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多次奮斗的結局也證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動統治相對薄弱的廣大農村地區,正是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陣地和奪取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的出發點。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意義?
答:(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革命正確的道路,只有沿著這條道路前進,革命才能順利發展,取得勝利。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理論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沖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毛主席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做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進行革命奪取政權樹立了榜樣。
(4)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的理論及其實現,自始至終貫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自己的路,這對于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
1.4條內容
(1)論述了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必然性。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2)科學地分析了各個階級在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3)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是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
(4)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對外是防止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的顛覆和破壞,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對內是鎮壓敵對勢力的反抗,保護人民民主權利,組織和管理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中國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轉變,并最終實現消滅一切階級和一切國家的偉大目標。
2.三個特點
(1)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把民族資產階級列入人民的范圍,而不是列入專政對象。
(2)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政黨制度。
(3)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和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基本內容?
答:第一,論述了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必然性;第二,科學地分析了各個階級在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第三,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第四,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
答:第一,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把民族資產階級列入人民的范圍,而不是列入專政對象;第二,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政黨制度;第三,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和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完成民主革命建設遺留任務和恢復國民經濟?
答:確定"不要四面出擊"的策略方針,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恢復國民經濟。
簡述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及意義
1. 兩項內容(一化三改造)
2. 4條必然
答: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正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體現了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的有機統一,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并舉的路線。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具有偉大的意義:第一,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走社會主義道路,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盡快變農業國為工業國,擺脫貧困,消滅剝削的強烈愿望。第二,反映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必然。經過建國后的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新中國的情況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化,社會主義因素不斷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課題。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正是反映了這種歷史必然性。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社會發展和開創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創造性貢獻,是毛主席思想的重要內容。
最新資訊
- 2025年成人高考各科目備考建議2024-12-12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61-8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41-6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21-4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1-20個)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投訴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詢問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請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邀請信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