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起點地理原理規(guī)律復習資料(2)


16.地球的自轉
①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時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極點外,其它各點均為15°/時;線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義(a.晝夜更替,周期為1太陽日,即24小時。b.經(jīng)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越向東,地方時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運動的物體,其運動方向發(fā)生一定的偏轉,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極星的地平高度與當?shù)鼐暥鹊年P系
北半球觀測,北極星的地平高度與當?shù)鼐暥认嗟取?/p>
18.地球的公轉轉自環(huán) 球 網(wǎng) 校edu24ol.com
①軌道(橢圓軌道1月初近日點,7月初遠日點);②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 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即365日5時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為1°/d,線速度約為30km/s;近日點快,遠日點慢);⑤地理意義(a.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b.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19.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以北半球為例)
從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陽直射點自23°26?S向北移動,經(jīng)過赤道(春分時),到達23°26?N;從夏至到冬至,太陽直射點自23°26?N向南移動,經(jīng)過赤道(秋分時),到達23°26?S.其周期為1回歸年,即365日5時48分46秒。
20.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由太陽直射的緯線(正午太陽高度為90°)向南北兩側依次遞減;由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90°)向四周依次遞減;晝半球>0°,夜半球<0°;晨昏線上為0°
21.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
夏半年,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附近為極晝,夏至日,晝最長夜最短,極圈以內(nèi)為極晝;冬半年,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極點附近為極夜,冬至日,晝最短夜最長,極圈以內(nèi)為極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晝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
22.四季的劃分轉自環(huán) 球 網(wǎng) 校edu24ol.com
我國古代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歐美國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起點;北溫帶許多國家一般把3、4、5三個月劃分為春季、余類推。
23.五帶的劃分
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為熱帶,極圈以內(nèi)(有極晝極夜)為寒帶、其余為溫帶。
24.氣溫的垂直分布
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平流層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25.氣溫的水平分布
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撒哈拉沙漠為全球炎熱中心,世界極端最低出現(xiàn)在南極洲,北半球寒冷中心為西伯利亞地區(qū)。
26.大氣的熱力作用
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②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又稱為“溫室效應”。
27.氣溫與天氣
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28.全球的熱量平衡
就地球多年平均狀況來看,地球(地面和大氣)收入的熱量與支出的熱量相等。
29.氣壓與氣溫轉自環(huán) 球 網(wǎng) 校edu24ol.com
近地面,氣溫高,氣壓低;反之,氣溫低,氣壓高。
30.風的形成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指向低壓。高空,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加上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最新資訊
- 2025年成人高考各科目備考建議2024-12-12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61-8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41-6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21-4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1-20個)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投訴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詢問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請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邀請信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