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六)


編輯推薦: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五)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如下:
大家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2021年成人高考的考試時間、報名時間等重要時間節點會短信通知給您!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六)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 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哲學史上的兩大基本派別是指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A
2.把感覺、經驗當成第一性的,這種觀點屬于
A.庸俗唯物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唯物主義經驗論
D.客觀唯心主義
B
3.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
A.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C
4.把靜止絕對化的觀點是
A.唯物主義的觀點
B.唯心主義的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辯證法的觀點
C
5.發展即
A.事物的運動
B.事物的變化
C.事物的壯大
D.舊事物滅亡新事物產生
D
6.矛盾同一性是指
A.矛盾的共性
B.矛盾的個性
C.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
D.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
D
7.量是指
A.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水平、次序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B.事物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
C.事物發展的連續性
D.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
A
8.辯證否定是聯系的環節,這是指
A.新事物區別于舊事物
8.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
C.新事物取代了舊事物
D.新事物戰勝了舊事物
B
9.事物的現象是指
A.事物的外部聯系與表面特征
B.事物的屬性
C.形形色色的事物
D.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A
10.“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
A.唯物主義認識路線
B.唯心主義認識路線
C.可知論的認識路線
D.不可知論的認識路線
B
11.真理的客觀性是指
A.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觀的
C.真理本身是一種客觀事實
D.真理反映了客觀
A
12.生產方式是指
A.生產的經營管理方式
B.產品的生產與營銷方式
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
D.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
C
13.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是
A.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B.本質與現象的關系
C.必然與偶然的關系
D.原因與結果的關系
A
14.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的中心內容,是關于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B.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C.革命軍隊和軍事戰略的理論
D.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
A
15.當今時代的主題是
A.改革與開放
B.民主與****
C.戰爭與革命
D.和平與發展
D
16.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
A.堅持與時俱進
B.堅持黨的先進性
C.堅持執政為民
D.堅持科學發展觀
C
17.近代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
A.帝國主義
B.封建主義
C.官僚資本主義
D.民族資本主義
A
18.人民軍隊區別于舊軍隊的根本標志是
A.堅持黨的絕對領導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C.優待俘虜
D.有思想政治工作
B
19.毛澤東思想被確定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并被寫入黨章是在
A.遵義會議
B.延安整風運動
C.黨的七大
D.八七會議
C
20.社會主義本質論是鄧小平理論的
A.精髓
B.核心內容
C.思想基礎
D.組成部分
B
21.認清中國的國情,最主要的是認清中國的
A.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B.礦產資源及其地區分布
C.人口狀況
D.社會性質和所處的發展階段
D
2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規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本目標是 ( )
A.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政治
B.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
C.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A
23.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中占主體地位的是 ( )
A.公有制經濟
B.國有經濟
C.集體經濟
D.非公有制經濟.
A
24.按勞分配就是按 ( )
A.勞動者的能力分配個人消費品
B.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
C.勞動力的價值分配個人消費品
D.勞動者在生產中的責任分配個人消費品
B
25.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這是 ( )
A.治貧的權宜之計
B.造成兩極分化的根源
C.對按勞分配原則的否定
D.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D
26.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 ( )
A.改革與開放的關系
B.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C.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
D.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D
27.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種 ( )
A.國家制度,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
B.組織原則
C.管理方式
D.協商議事
A
28.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 ( )
A.中共中央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
D.最高人民法院
B
29.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 ( )
A.物質基礎
B.目標和方向
C.思想基礎
D.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D
30.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 )
A.愛國主義
B.集體主義
C.社會主義
D.為人民服務
D
31.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須把 ( )
A.維護世界和平放在首位
B.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放在首位
C.避免世界大戰放在首位
D.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D
32.臺灣與大陸和平統一后,臺灣特別行政區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更高度的 自治權利,主要體現在 ( )
A.擁有行政管理權
B.擁有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C.可以實行單獨的財政預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
D
33.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修改權屬于 ( )
A.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B.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 .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
34.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 ( )
A.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
B.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各級黨委領導
C.民主集中制
D.少數服從多數,多數照顧少數
C
35.我國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從根本上說,是 ( )
A.愛國主義性質的
B.政治聯盟性質的
C.社會主義性質的
D.人民民主性質的
C
(36~40題為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時事題,此處略)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 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錯誤。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是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普遍性是共性、絕對性,特殊性是個性、相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共同本質;特殊性是普遍性的基礎,特殊性內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更豐富。
(2)整體和部分是反映事物的全體與它的組成部分(要素)之間的關系。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存在于整體之中,部分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由各個部分組成一個整體以后,那么整體的性質和功能與原來各個部分的性質和功能是不同的。
(3)普遍性和特殊性,整體和部分,它們是從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關系的兩對范疇,不能把它們混同起來。
42.延安整風的中心任務是反對宗派主義。
錯誤。
延安整風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中心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
主觀主義主要表現為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教條主義者滿足于書本理論,脫離實踐,在實際工作中一切從書本出發。經驗主義者尊重經驗而輕視理論,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埋頭日常的具體事務,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都是以主觀與客觀相分離、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為主要特征的,都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整風主要是克服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怎樣理解認識過程中的第二次飛躍,即理性認識回到實踐的重要性?
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包括實踐到認識和認識回到實踐兩次飛躍,其中,認識回到實踐的飛躍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
(1)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實現認識的目的。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單靠理論本身是達不到目的的。正確的理論能夠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為實踐指明方向和道路,提高人們改造世界的自覺性,避免盲目性。所以,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把理論轉化為群眾的行動,理論才能轉變為改造世界的強大 的物質力量。
(2)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獲得檢驗和發展。人們在實踐中得到的理性認識是否正確,是否是真理,或者具有多少真理性,理性認識本身是無法解決的。只有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看它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才能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只有經過實踐檢驗,正確的認識才能得到證實,錯誤的認識才能得到糾正,不完全的認識才能得到補充。即使正確的認識,也只有回到實踐中去,不斷吸取新的經驗,才能得到發展。
44.為什么說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產力?
(1)革命是解放生產力,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命題。ff1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根本目標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打破舊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桎梏,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道路。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
(2)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新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45.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我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幾個環節的有機統一體,它包括:①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②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③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④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通過合法經營和誠實勞動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⑤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
46.“一國兩制”在哪些方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1)“一國兩制”構想依據的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即實事求是。正如鄧小平所說,“一國兩制”的提出,要歸功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用毛澤東的話來講就是實事求是,這個構想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來的。港、澳、臺地區長期與祖國分離,當地人民生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并習慣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這些歷史造成的事實是在解決港、澳、臺問題時必須充分考慮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實事求是地尋求解決港、澳、臺問題的途徑,做到使各方面都能接受。用“一國兩制”方式而不是用社會主義的方法來解決,既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也充分照顧到港、澳、臺地區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一國兩制”構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在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只能存在一種社會制度及其相應的政權組織形式,而不允許另一種社會制度及其組織形式存在。而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在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內允許有兩個不同性質的社會制度長期并存;社會主義國家既可以為作為國家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也允許和保護一定地區范圍內存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學說的重要發展。正如鄧小平所說:“以社會主義制度為主體的國家包含不同的制度,馬克思沒有講過這個問題,我們大膽地提了,如果不這樣設想,絕對不可能統一。”
(3)“一國兩制”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靈活運用和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一國兩制”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運用于處理一個國家內部實行不同制.度地區之間的關系,因此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靈活運用和發展。
鄧小平說:“根據中國自己的實踐,我們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的統一問題,這也是一種和平共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成考文字版沖刺資料、模擬試題及歷年真題等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備戰成人高考:專升本考試醫學綜合模擬題(3月3日)2024-03-03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6套考前模擬卷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考前模擬練習題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二)2021-08-19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一)2021-08-19
- 2021成人大專語文模擬試卷2021-08-13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二)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一)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九)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