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周五練習題(7)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周五練習題(7)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 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
A.辯證唯物主義
B.歷史唯物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D.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
A.吐故納新
B.科學嚴謹
C.博大精深
D.與時俱進
3.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
A.實踐性
B.運動性
C.物質性
D.客觀性
4.”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學原理是
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
B.物質運動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C.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D.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
5.度是
A.關節點
B.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
C.質與量的統一
D.事物的根本性質
6.肯定與否定的關系是 ( )
A.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B.既相互對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關系
C.整體與部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
D.支持與反對、正確與錯誤的關系
7.割裂本質與現象的關系會導致 ( )
A.唯心論
B.機械唯物論
C.二元論
D.不可知論
8.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駁倒不可知論的關鍵是 ( )
A.將唯物論引入認識論
B.將辯證法引入認識論
C.將實踐引入認識論
D.將現代科學引入認識論
9.生產實踐處理的是 ( )
A.人與人的關系
B.人與社會的關系
C.人與自然的關系
D.人與物質產品的關系
10.“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這是 ( )
A.辯證法的觀點
B.詭辯論的觀點
C.相對主義的觀點
D.不可知論的觀點
11.階級起源于 ( )
A.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暴力鎮壓
B.勞動產品分配不均
C.社會分工不同
D.剩余產品和私有制
12.劃分階級的根本標志是 ( )
A.人們對生產資料的不同關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經濟地位
B.人們的不同政治態度和階級立場
C.人們占有財產的多少
D.人們是否參加體力勞動
13.上層建筑的兩部分內容是
A.政治上層建筑與法律上層建筑
B.新的上層建筑與舊的上層建筑
C.政治上層建筑與意識上層建筑
D.思想上層建筑與文化上層建筑
1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
A.國共合作建立
B.五卅運動
C.五四運動
D.中國共產黨成立
15.正式把鄧小平理論作為國家指導思想寫入憲法的會議是全國人大
A.八屆一次會議
B.八屆二次會議
C.九屆一次會議
D.九屆二次會議
16.毛澤東明確指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任務的會議是 ( )
A.遵義會議
B.六屆六中全會
C.六屆七中全會
D.黨的七大
17.中國人民第一個和最兇惡的敵人是 ( )
A.帝國主義
B.封建主義
C.民族資本主義
D.官僚資本主義
18.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的核心是 ( )
A.反帝反封建
B.無產階級領導
C.農民同盟軍
D.非資本主義前途
19.第一次明確指出黨的工作應以鄉村為中心這一思想的著作是 ( )
A.《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20.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有相當力量紅軍的存在
B.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國民革命的影響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成考自考考試資訊”,獲取實時資訊、免費資料】
2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 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集中起來就是深入了對 ( )
A.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認識
B.社會主義執政黨的認識
C.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認識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22.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 ( )
A.以人為本
B.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
C.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D.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始于 ( )
A.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B.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C.以江澤民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 D-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24.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 )
A.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C.對外開放,改革創新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5.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 ( )
A.與時俱進
B.黨的先進性
C.執政為民
D.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26.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是 ( )
A.以人為本
B.發展
C.全面協調可持續
D.統籌兼顧
27.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的會議是中共 ( )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2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證明,我國的強國之路是 ( )
A.依法治國
B.改革開放
C.和平共處
D.以德治國
29.黨的思想路線是 ( )
A.堅持黨的領導
B.群眾路線
C.實事求是
D.改革開放
30.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是 ( )
A.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B.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C.建設創新型國家
D.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31.鄧小平理論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 )
A.毛澤東思想
B.馬克思列寧主義
C.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
D.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
32.人民民主專政中的人民包括 ( )
A.工人階級、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知識分子
C.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D.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
33.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 ( )
A.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C.社會主義榮辱觀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34.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的目標,這體現了加快推進社會建設的重點是 + ( )
A.發展教育
B.擴大就業
C.改善民生
D.養老助殘
3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 ( )
A.所有國家之間關系的原則
B.社會主義國家之間關系的原則
C.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關系的原則
D.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關系的原則
(36~40題為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時事題,此處略)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 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2.我國的經濟特區同時也是政治特區。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簡述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
44.簡述科教興國戰略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45.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和所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
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
46.試論述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成考自考考試資訊”,獲取實時資訊、免費資料】
參考答案:
一、1.C 2.D 3.C 4.D 5.C 6.B 7.D 8.C 9.C 10.A
11.D 12.A 13.C14.C 15.D 16.B 17.A 18.B 19.C 20.B
21.D 22.C 23.A 24.D 25.A26.C27.D 28.B 29.C 30.C
31.A 32.C 33.D 34.C 35.A
二、41.錯誤,夸大了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人類社會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前提,在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們可以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但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不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它們不能決定一個社會的性質,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無限夸大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2)在人類社會的物質因素中,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則是最主要的、具有決定意,眨的方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它們決定了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決定了社會形態的更替。
42.錯誤。
(1)我國的經濟特區只是經濟特區,不是政治特區。特區的“特”在于實行特殊的輕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
(2)這種特殊的經濟政策主要表現在:
①特區發展的資金主要以引進外資為主;
②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以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經營的企業為主;
③經濟運行機制以市場調節為主;
④企業產品一般以外銷為主;
⑤對外來投資企業,在稅收、人員出入境和貨物進出口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和方便等等。
(3)我國的經濟特區,既不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那樣“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更不同于舊中國的租界,在政治上它仍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行使主權的社會主義性質的行政區域。
三、43·(1)主觀能動性是人所具有的特性,主要表現為能動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客觀規律性是事物內部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2)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是:
①遵循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為了達到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們的活動就必須尊重和服從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人們只有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實踐中,既要反對那種無視客觀規律,片面強調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唯意志論,也要反對只強調尊重客觀規律、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宿命論和機械論。
44·(1)科教興國戰略,就是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應做到:
①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快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
②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
③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知識分子在科教興國中的重要作用。
45·第一次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第二次飛躍,發生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社會主義中國,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了一條以改革開放為特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
四、46·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紅線,體現在毛澤東思想各個方面的立場、觀點、方法。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是其基本內容。
(1)實事求是是最根本的原則,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和精髓。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要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掌握其立場、觀點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地深化對中國國情的認識,研究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找出適合中國情況的革命和建設道路,確定黨領導人民改造中國、建設中國的戰略策略。
(2)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系統地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的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也是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
作方法。群眾路線是由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是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 求和根本體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 中去,是群眾路線的又一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共產黨最基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3)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案事求是、依靠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必須堅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正確道路;就是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把立足點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同時積極爭取外援,學習外國一切對我們有益的先進事物,把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好。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成考自考考試資訊”,獲取實時資訊、免費資料】
最新資訊
- 備戰成人高考:專升本考試醫學綜合模擬題(3月3日)2024-03-03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6套考前模擬卷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考前模擬練習題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二)2021-08-19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一)2021-08-19
- 2021成人大專語文模擬試卷2021-08-13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二)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一)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九)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