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專升本2017政治真題及答案


成人高考專升本2017政治真題及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前20道)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哲學屬于【】
A.唯物主義
B.形而上學
C.唯心主義
D.不可知論
2.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這是【】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觀點
B.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
C.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下列各項體現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的是【】
A.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B.量變和質變的觀點
C.對立和統一的觀點
D.本質和現象的觀點
4.下列各項體現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思想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縱,聲東擊西
5.正確處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關系的哲學依據是【】
A.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B.本質和現象關系的原理
C.原因和結果關系的原理
D.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
6.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認識論上的對立表現為【】
A.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B.反映論和先驗論的對立
C.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對立
D.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對立
7.與感性認識相比較,理性認識的特點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生動性和具體性
C.豐富性和多樣性
D.抽象性和間接性
8.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發展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這說明真理具有【】
A.絕對性
B.客觀性
C.相對性
D.一元性
9.下列各項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是【】
A.政治制度
B.自然科學
C.政治思想
D.思維科學
10.社會基本矛盾有兩對,一對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另一對是【】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問的矛盾
B.廣大群眾和少數統治者之間的矛盾
C.人口眾多和資源貧乏之間的矛盾
D.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11.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
A.普通個人的歷史作用
B.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
C.杰出人物的歷史作用
D.思想理論對歷史發展的引領作用
12.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C.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D.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13.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包含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三個方面,其中土地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
A.重要武器
B.主要形式
C.戰略陣地
D.基本內容
14.毛澤東提出,堅持武裝斗爭必須建立一支人民的軍隊,這支軍隊的唯一宗旨是【】
A.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B.執行嚴格的革命紀律
C.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D.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5.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
A.長期性B.穩定性
C.獨立性D.過渡性
16.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采取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過渡形式,其中高級形式是【】
A.委托加工.
B.公私合營
C.統購包銷
D.計劃訂貨
1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時代背景是【】
A.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B.汲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經驗教訓
C.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D.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以來新鮮經驗
1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B.毛澤東思想
C.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D.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19.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A.以人為本
B.群眾路線
C.實事求是
D.獨立自主
20.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C.實現共同富裕
D.實現人的平等而全面發展
【答案解析】
1.【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心主義的概念。
【應試指導】哲學的基本派別特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唯物主義指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即堅持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的哲學派別。唯心主義指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思維第一性、存在第二性,即堅持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是意識的派生物,意識決定物質的哲學派別。
2.【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運動與物質的關系的觀點。
【應試指導】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質離不開運動,因為任何物質都是運動著的物質,運動是一切物質的存在方式,不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設想脫離運動的物質是形而上學的錯誤觀點。另一方面,運動離不開物質,因為任何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是一切運動的承擔者和主體,無物質的運動也是不存在的,設想脫離物質的運動是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
3.【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應試指導】世界的普遍聯系和世界的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所謂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發展是指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無序向有序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4.【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
【應試指導】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聯結、相互吸引等。C項中的“相反相成”體現了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即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離異、相互排斥、相互消蝕等。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根本性質發生變化中的作用更為顯著,只有通過矛盾雙方的斗爭,才能突破現存事物的限度,促使矛盾相互轉化,并使一事物變成他事物。C項中的“物極必反”體現了矛盾的相互轉化,即矛盾的斗爭性。A項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體現了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B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D項中的“欲擒故縱,聲東擊西”體現了現象和本質之間的關系原理。
5.【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
【應試指導】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內在依據,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外因關系原理是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政策方針的理論依據。
6.【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心主義認識論。
【應試指導】一般來說,唯物主義是反映論,唯心主義是先驗論。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人的全部感性、理性認識過程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反映過程是能動積極、辯證發展的,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檢驗真理的標準。唯心主義認識論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前提出發,把人的意識說成先天就有的東西,是先于物質、先于實踐的東西,物質世界反而是這種意識的產物。先驗論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路線”。
7.【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理性認識的特點。
【應試指導】感性認識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的特點,它只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反映,還沒有深入到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因而是認識發展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而得到的關于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和內在聯系的認識,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理性認識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是認識發展的高級階段。
8.【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真理的相對性。
【應試指導】任何真理都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第一,從認識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對特定對象一定程度、一定層次的正確反映,都不可能同客觀事物其規律完完全全地一致。第二,從認識的廣度來看,每一個真理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在有限范圍內的正確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窮盡客觀世界的一切方面和一切過程。
9.【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社會意識形態。
【應試指導】理性形態的社會意識形式從結構上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不進入上層建筑且不反映經濟基礎的部分,如自然科學、邏輯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另一個是進入上層建筑并反映經濟基礎的部分,這部分又稱為社會意識形態,如政治法律理論、哲學理論、宗教觀念、道德觀念、社會科學、藝術等。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中,統治階級通過組織政
權以實現其政治統治的原則和方式的總和,它是隨著人類社會政治現象的出現而產生的;思維科學是研究思維活動規律和形式的科學,為科學三大領域之一,思維一直是哲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及其他一些學科的重要研究內容,所以,兩者都不屬于社會意識形態。
10.【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社會基本矛盾。
【應試指導】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以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11.【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分歧。。
【應試指導】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唯心史觀認為少數天才、帝王、英雄是歷史的創造者和主人,所以,兩者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
12.【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
【應試指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最主要的社會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13.【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土地革命和中國民主革命的關系。
【應試指導】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剝削關系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中國長期貧窮落后的重要根源。農民問題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問題。因此,進行土
地革命,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這是中國民主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內容。除此之外,武裝斗爭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根據地是民主革命的戰略陣地。
14.【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的內容。
【應試指導】毛澤東提出,要取得武裝斗爭的勝利,必須建設好人民軍隊,它的基本內容之一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壘意為人民服務。
15.【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
【應試指導】我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帶有過渡性質的社會,而不是獨立的社會形態,它屬于社會主義體系,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所以,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過渡性。
16.【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級形式。
【應試指導】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創造了在工業中實行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在商業中經銷代銷等初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再發展到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
17.【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時代背景。
【應試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新鮮經驗,汲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國家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18.【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應試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它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論觀點和戰略思想,從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19.【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應試指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同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實事求是。
20.【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應試指導】鄧小平在提出“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闡明社會主義本質的同時,反復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最新資訊
- 2024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數學真題答案發布2024-10-28
- 你估分了嗎?2024成人高考高起點數學(理)真題答案公布!2024-10-23
- 2024年全國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真題答案發布!2024-10-2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2024-10-21
- 考后估分!2024年10月成人高考高起專數學真題答案發布2024-10-21
- 2024年成人高考高起專、高起本語文真題答案下載2024-10-21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政治考試真題答案發布2024-10-21
- 2024年成人高考各科目考后真題答案已更新 速來下載!2024-10-21
- 2024年全國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真題答案(10.20更新完整版)2024-10-20
- 2024年10月成考政治真題答案發布,你估分了嗎?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