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生態學基礎》問答題精選(3)


相關推薦:2018年成人高考《生態學基礎》知識點詳解【匯總】
2018年成人高考《生態學基礎》問答題精選(3)
一、名詞解釋
1.三向地帶性(經向地帶性、緯向地帶性、垂直地帶性)2.濕地√
二、問答題
1.地球上有哪幾個主要的生態系統?
2.什么是熱帶雨林,其主要植被特征有哪些?世界有哪三大主要熱帶雨林?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植物地理預測法則
二、問答題
1.簡述均衡大陸植被模式。
2.中國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帶性有何規律?
1、下列生態系統中消費者食物專一性強的是(A)
A.熱帶雨林
B.湖泊
C.溫帶草原
D.荒漠
2、食物網結構比較簡單的生態系統是(D)
A.溫帶草原
B.落葉闊葉林
C.淡水湖泊
D.極地凍原
1、生物種間關系有哪些基本類型?
(1)偏利(2)原始合作
(3)互利共生(4)中性作用
(5)競爭(6)偏害
(7)寄生(8)捕食
2、高斯假說的中心內容是什么?
當兩個物種利用同一種資源和空間時產生的種間競爭現象。兩個物種越相似,它們的生態位重疊就越多,競爭就越激烈。
3、自然選擇的類型有哪些?
以選擇結果分三類:(1)穩定選擇(2)定向選擇(3)分裂選擇
以生物學單位分四類: (1)配子選擇(2)親屬選擇(3)群體選擇(4)性選擇
4、簡述謝爾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與繁殖,要依賴于綜合環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項因子的量(或質)不足或過多,超過了某種生物的耐性限度,則使該物種不能生存,甚至滅絕。這一理論被稱為謝爾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該定律認為任何接近或超過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種生物對任何一種生態因子都有一個能夠耐受的范圍,即生態幅;在生態幅當中包含著一個最適區,在最適區內,該物種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狀態。
5、簡述有效積溫法則及其在農業生產上的意義。
有效積溫法則的含義是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從環境中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階段的發育,而且生物各個發育階段所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
有效積溫法則在農業生產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全年的農作物茬口必須根據當地的平均溫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總有效積溫進行安排,否則,農業生產將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中,也要根據當地的平均溫度以及某害蟲的有效總積溫進行預測預報。
最新資訊
- 2025年成人高考各科目備考建議2024-12-12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61-8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41-6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21-4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1-20個)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投訴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詢問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請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邀請信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