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起點中國現代史復習資料整理


【摘要】《成人高考高起點中國現代史復習資料整理》如下,想了解更多成人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成人高考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文章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10.1統一后任務:
1、消滅******殘余軍隊。
2、抗美援朝1950年“聯合國軍”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下上甘嶺戰役是其中著名的一次戰役1953.7。<朝鮮停戰協定>意義:粉碎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計劃;捍衛了世界和平。
3、鎮壓******: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創造了安定的條件。
4、土地改革運動徹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5、恢復國民經濟“三反”“五反”運動。
(2)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封建半封建——社會主義
1953——1957以重工業為主對農業(農業合作化運動,走上了社會主義合作化道路),手工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資本主義工商業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和贖買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來。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文章二:太平天國運動】
金田起義:1851年1月;廣西桂平縣金田村;
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
《天朝田畝制度》革命綱領性文件的主要內容:年齡達到16歲,均可分到一份土地。“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評價: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土地平均分配的強烈愿望,絕對分配的辦法,只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天京變亂:1856年九月;人物:楊秀清、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后果:太平天國軍事實力下降。天京事變后,石達開負氣出走,太平天國實力更加衰落。
【文章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發動,******修正主義分子的開始,標志是: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聶元梓等”走資派,毛澤東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歷史名詞:“紅衛兵”、“造反派”、“四大”、“踢開黨委鬧革命”、“黑幫”、“牛鬼蛇神”、“全面奪權”。1967年初“一月革命”“二月逆流”。
(2)林彪******集團被粉碎。
1969.4林彪為黨中央副主席;9.13凌晨林彪******集團被徹底粉碎。
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右傾翻案風”。
(3)江青******集團的覆滅
“四五運動”沉痛悼念周恩來,也稱“******事件”。
江青******集團的覆滅:1976年初,華國鋒、李先念、葉劍英等領導下,江青******集團被徹底粉碎。
【文章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偉大的歷史轉折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
1、開展關于真理標準討論;
2、“兩個凡是”的正確認識:1978年冬,北京。內容:思想上從“兩個凡是”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3、平反冤假錯案。意義: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遵義會議八七會議)
改革開放改革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國外資金。1982年我國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法。
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糧食棉花產量躍居世界首位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987.10,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確定了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92目標: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總書記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文章五:社會主義時期的統一戰線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
1、統一戰線的發展“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標志著: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愛國統一戰線目的:
(1)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產黨處理與民主黨派關系的方針)。
2、民族工作的成就國民政府實行民族壓迫民族歧視政策;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政策民族區域自治。
外交戰線的勝利: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解決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
1、1954年,日內瓦會議;
2、1955年,亞非獨立國家在印尼的萬隆舉行亞非國際會議:“求同存異”。
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和中美中日關系:
1、1971年,第26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2、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上海公報。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雙方簽訂了中日邦交正?;瘏f定。
【文章六:辛亥革命】
(1)興中會的建立:
1894年,檀香山,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清政府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革命書》、陳天華《猛回頭》和《警世鐘》。
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日本東京,孫中山為總理。《民報》意義: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為政治綱領。“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就是反對滿洲貴族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民權主義就是****君主****政體,建立國民的政府。民生主義就是國家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同時逐步向地主收買土地。
革命派和?;逝傻恼搼穑褐饕嚨貫閳蠹?,保皇派《新民叢報》;革命派《民報》。
廣州黃花崗起義:1911年4月27日,黃興,廣州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四川保路運動: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川漢鐵路,推選立憲派蒲殿俊為會長。
武昌起義:1911年,武昌,蔣 武、孫武,新軍。10月10日晚上,熊 坤、金兆龍。
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直接結果:清朝的統治土崩瓦解。
(2) 中華民國的成立:
1912年1月,孫中山,南京,資產階級共和國政權。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參議院行使立法權,有彈劾總統的權利;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
辛亥革命:性質:反帝反封建。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頒布了臨時約法;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成人高考頻道或添加QQ:466119854,這里有更多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交流資訊,分享經驗。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成人高考高起點中國現代史復習資料整理》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摘要】《成人高考高起點中國現代史復習資料整理》如下,想了解更多成人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成人高考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文章七: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新文化運動
性質:反帝反封建,大力宣傳資產階級文化。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提倡民主,反對****;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學。
(2)“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五四”運動
條件:1、北洋軍閥統治遭到人民反對;2、新文化運動使人民思想覺醒。背景:1919年“巴黎和會”把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利無償轉給日本。1919年5月4日 北京三千多學生 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陳獨秀、李大釗—北京;毛澤東—長沙;周恩來—天津。上海工人罷工;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商業者罷市。 歷史意義: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湘江評論》—毛澤東;陳獨秀
(4)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陳獨秀,上海;李大釗,北京;毛澤東,長沙;董必武,武漢。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其偉大歷史意義:1921年7月23日,上海。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李達等13人。中共一大:通過第一個黨綱;選舉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1922年7月,中共二大:黨的最高革命綱領是建設社會主義—反帝反封建。
中國香港海員大罷工:1922年初,英帝國主義,“沙田慘案”,罷工取得了勝利。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軍閥吳佩孚;林祥謙等就義,罷工失敗。
【文章八:國民革命】
(1)第一次國共合作
中國共產黨制定統一戰線方針:1923年,廣州。中共三大:討論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幫助******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
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初,廣州:同意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新三民主義的基本原則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國共兩黨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建立:1924年5月,蘇聯幫助下,孫中山創辦,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政治部主任。
(2)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
1924年,馮玉祥,囚禁總統曹錕,宣布脫離直系,邀請孫中山北上。
“五卅”運動:1925年5月,上海日本資本家槍殺共產黨員顧正紅。
5月30日,南京路。省港大罷工 英法帝國主義:“沙基慘案”大罷工勝利結束。
農****動講習所,廣州、武漢;彭湃、毛澤東。
廣東革命根據地:第一次東征,1925年2月,黃埔軍校,學生軍打垮了陳炯明的主力;7月,廣東革命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為國民政府主席。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0月,第二次東征,徹底消滅了陳炯明的反動勢力。
(3)北伐戰爭
國共合作的廣州國民政府領導,為****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把革命推向全國的一場革命戰爭。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葉挺獨立團為北伐先鋒奪取了汀泗橋、賀勝橋。10月 攻克漢陽、漢口、武昌。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1927年3月,周恩來等的領導下,舉行了第三次武裝起義;漢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國在這兩地的租界。
(4)******右派發動政變和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
中山艦事件:蔣介石,海軍局代理局長、共產黨員李之龍。后果:中山澗事件發生以后,中共中央派張國燾到廣州。張國燾采取妥協退讓政策,同意共產黨員退出國民革命第一軍。蔣當上了******軍事委員會主席。
“四一二”******政變:汪精衛又同陳獨秀發表“聯合宣言”,為蔣介石******活動進行辯護。
“四一二”政變:1927年4月12日,上海。
“七一五”******政變: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7月15日,武漢,“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
教訓: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中國共產黨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放棄了對革命武裝的領導權。
【文章九:國共對峙的十年】
(1)國民政府前期的統治
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1927年4月18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政權。
國民政府“北伐”和“東北易幟”:日本制造濟南慘案;張作霖被日軍炸死“皇姑屯”事件。
新軍閥的混戰;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
(2)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建和中華蘇維埃政府的建立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意義:打響了反對******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中國革命進入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八七”會議:1927年8.7,漢口。內容有: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發動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湘贛邊秋收起義;1927年9月,部隊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廣州起義:1927年12月,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被鎮壓。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以寧岡為中心,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立起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最大和最鞏固的一個革命根據地。
“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
土地革命:依靠雇農貧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紅軍三次反“圍剿”勝利。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1931年11月,通過<憲法大綱>,工農民主專政;<土地法>、<勞動法>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江西瑞金為紅色中國的首都。
(3)日本大舉侵華和抗日民主運動的興起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沈陽近郊柳條湖,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迅速淪陷。
“一.二八”事變:1932年1月28日夜,上海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凇滬停戰協定>;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1932年底,蔣介石調動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紅軍在周恩來,朱德等人指揮下,粉碎了敵人的“圍剿”。
(4)紅軍長征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和長征的開始。1934年10月,紅軍第一方面軍八萬多人,從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開始長征。
遵義會議:1935.1,遵義:①糾正了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③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紅軍長征的勝利:①四渡赤水河,又渡金沙江;②飛奪瀘定橋度過大渡河;③翻過雪山,走過草地。到達陜西北部吳起鎮,同劉志丹等領導的紅軍會師(陜北紅軍);與紅四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何梅協定>:1935年,何應欽梅津美治郎“華北五省自治”——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變為日本的殖民地。
“一二.九”運動:1935.12.9,北平“****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反對華北自治”,結果: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制定:1935.8.1,<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1935年底,瓦窯堡會議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西安事變:1936.12.12,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條件。標志著十年內戰局面的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了。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成人高考頻道或添加QQ:466119854,這里有更多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交流資訊,分享經驗。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成人高考高起點中國現代史復習資料整理》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成人高考各科目備考建議2024-12-12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61-8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41-6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21-4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1-20個)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投訴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詢問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請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邀請信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