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檢查怎么做?這兩款適用于碰撞檢查的BIM軟件你用過沒?


溫馨提示:2021年中國圖學會BIM等級考試已經結束(點擊免費下載 圖學會第十八期《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一、二級真題),同時考生們可以使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功能,及時獲取BIM考試成績公布等時間信息。環球網校已開通BIM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想要報名的小伙伴千萬不要錯過。
所謂的碰撞檢查指的就是對建筑模型中的建筑構件、結構構件、機械設備、水暖電管線進行檢查,以確定它們之間是否發生交叉、碰撞。然后深化人員再根據碰撞結果逐一進行調整并做好記錄。如果按照碰撞方式來的話可以分為硬碰撞和軟碰撞,按碰撞類型來的話又可以分為單專業碰撞檢查和多專業碰撞檢查。而進行BIM碰撞檢查可以借助這兩款軟件來進行。
基于Revit的碰撞檢查
Revit可以對協同設計建立的BIM模型進行碰撞檢查操作,其軟件自帶的碰撞檢查功能可以根據自動生成的沖突報告,通過“顯示”功能準確地查找到碰撞點,直接在模型內通過對移動管線的位置對碰撞管道進行修改。但是,軟件在運行碰撞檢查功能時,對計算機性能要求比較高,常規配置的電腦在運行時由于電腦硬件的限制,檢查過程耗時。所以在使用Revit進行碰撞檢測時可分區檢測,減少構件數量。
在功能欄中找到“插入”選項,通過“鏈接Revit”將其他專業模型導入至當前專業進行整合。將已整合的模型進行“碰撞檢查”,通過該功能查找出所選構件之間是否存在交叉碰撞。
在檢測時,為了減少計算機計算數量,并不是每個構件都要選擇進行檢測,例如管道就不需要與門窗、家具模型進行碰撞檢測。在檢查碰撞過程中應注意:軟件能夠檢查當前項目中某類構件與當前項目中其他構件之間的碰撞、當前項目和鏈接模型之間的碰撞,不能檢查項目中兩個鏈接模型之間的碰撞。因此當前模型只有經過多次與己模型、與鏈接模型的碰撞檢測,才能最終達到“零碰撞”。
檢測完后,軟件會自動列出產生沖突的所有構件,生成沖突報告,如果沒有碰撞,軟件就會給出“未檢測到沖突”提示。在沖突報告中單擊任意一條沖突信息,選擇“顯示”,軟件能夠自動定位到發生碰撞的位置,并且會將碰撞構件高亮顯示,便于查找與修改。設計人員可將生成的HTML版本的報告導出保存,在解決完所有的碰撞問題后,刷新沖突報告將不會再顯示已經解決的沖突。
基于Navisworks的碰撞檢查
如果說Revit軟件運行碰撞檢查對電腦硬件要求比較高,那么Navisworks作為碰撞檢查軟件對計算機硬件要求比較低,常規配置的電腦均可滿足要求,且軟件界面友好、操作比較簡便,設計人員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但是,Navisworks只負責檢查,卻不具備對BIM模型中的碰撞問題進行修改的功能,必須通過查找ID返回到Revit設計界面下對碰撞點信息進行修改。Navisworks進行碰撞檢查的主要步驟如下:
(1)附加文件。將Revit中各專業模型導出nwc.格式文件。將各專業導出的nwc.格式文件附加到Navisworks軟件中。
(2)進行碰撞設置。在Clashdetective中進行碰撞設置,先選擇參與碰撞檢查的對象并設置檢查碰撞的類型。這里的碰撞設置可以選擇硬碰撞、軟碰撞和間隙碰撞,在軟碰撞中還需設置允許交叉的數值范圍。還可以在“規則”中新建適應項目的忽略要求,提高檢查效率。運行碰撞檢查,得出檢查報告。
(3)依據碰撞報告,確定碰撞點信息。Navisworks軟件在運行完碰撞檢查后,軟件會自動生成碰撞檢查報告,將報告以XML格式導出。碰撞檢查報告包括碰撞點、項目ID號碼、狀態、圖像、軸網位置等,使深化人員迅速確定碰撞點的的位置,并通過項目ID,返回到Revit軟件中找出對應的碰撞點,并在原模型中對發生碰撞的管道進行修改。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以上內容就是“碰撞檢查怎么做?這兩款適用于碰撞檢查的BIM軟件你用過沒?”,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BIM實訓”,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