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應用給設計方帶來的三大價值


溫馨提示:2021年中國圖學會BIM等級考試已經結束(點擊免費下載 圖學會第十八期《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一、二級真題),同時考生們可以使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功能,及時獲取BIM考試成績公布等時間信息。環球網校已開通BIM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想要報名的小伙伴千萬不要錯過。
1.模型維護與協同。BIM技術的實質就是一個信息化的三維模型數據庫,實現信息的存儲和共享。目前業內的應用情況主流是設計、招投標、建造、運行等不同項目單位在同一個標準下以項目為單位使用BIM工具來展開工作。這一模式被稱為“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
BIM模型讓協同設計成為可能,在項目管理協同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同一個平臺上,各個專業的設計從業人員可以對同一個工作項目在不同地點進行設計工作。過去,僅僅基于CAD來進行設計,由于其文件格式只進行圖形的承載而不附帶更多的信息,使得各個專業的設計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無法順暢地進行,也導致了在設計時水、暖、氣等專業方面的數據彼此關聯性不大。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通過提供底層支持真正實現了協同設計,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文件的引用,讓協同設計得以實現升級。
2.可視化設計與方案論證。BIM技術軟件在設計階段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進行可視化設計。可視化設計的好處就是直觀,在與開發商的溝通過程中能夠可視地對設計方案進行交流、探討。雖然CAD也是一種可視化的設計平臺,但是與之相比BIM的優勢明顯。在用CAD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用大量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以及說明等大量文件進行設計項目的表達,在審閱圖紙的過程中常會產生理解誤差。此外,因為軟件自身的局限性,在渲染結果的時候所呈現的結果也可能與設計方案有偏差。而BIM技術軟件不光解決了這些問題,還有更多的好處。在BIM軟件中,可以對設計方案進行細節的模擬與推敲,如進行采光的模擬,通過漫游進行落成后投入使用效果模擬,管線走向碰撞模擬等等;為方案的論證提供技術支持。在方案論證方面,由于BIM系統內已經存有建筑材料的供應商、價格等信息,還能夠進行投資建設成本的評估以及工期的預估。
在面對客戶時,BIM技術可以提供更加直觀的展示成果,并且優于CAD和3DMax等軟件的地方是,在BIM軟件中,可以通過直接對模型修改而直接對方案進行改動,從而能實現與客戶交流時的實時修改,與客戶當場達成共識,節約了大量過去在方案選定時的交流和決策時間。以Rivit這款軟件為例,在實際應用中,它解決了市面上現有建模軟件的缺陷,比3Dmax好上手使用,又比Sketchup模型豐富,并且可以像模型中添加與建筑有關的一切信息。不僅能夠導出二維圖紙,還能夠在對模型進行修改時做到實時更新。BIM技術不僅為設計人員提供了一種可視化工具,更便利的是他提供了一種能夠直觀地看到方案改動的途徑,使設計人員和客戶之間的溝通更加直接有效。
3.明細統計與管線綜合。建筑信息模型自身就是一個建筑信息的數據庫,已經包含了和工程成本相關的信息資源,所以能夠直接通過這些信息來進行成本的統計分析,以及工程量的統計。而回顧CAD為主流的狀態,雖然它也可以對工程量進行自動計算,但是仍需要前期專門統計才可以實現。這就導致了工作量大和可能出現誤差的問題。如果方案需要修改,信息還不能聯動,必須進行手動修改,十分不便。因此,通過建筑信息模型進行明細統計減少了很多人工的工作量,避免了操作誤差,能夠保證項目信息的一致。
建筑信息模型在管線綜合方面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現在,建筑的復雜度越來越強,規模也越來越大,對機電管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IM技術的碰撞測試功能解決了水暖機電管道肯能出現碰撞但無法檢測出來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因為管道沖突而造成的損失和浪費,提高了設計和建設效率。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以上內容就是“BIM技術應用給設計方帶來的三大價值”,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BIM實訓”,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