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知識分享:BIM技術導入空間配置因素后的意義是什么?


1. 樓層高度:
傳統配電盤配置僅依現有平面空間進行配置,較少考慮整體美觀及日后維修保養及預留擴充空間。應用BIM技術后,可直接由3D立體環境中了解設備尺寸大小與建筑物空間與高度是否有空間沖突的狀況存在,所以此項被認為為空間沖突首要影響因素。
2. 梁下凈高度:
除樓層高度影響因素的外,一般來說動力中心皆以大面積方式設計,基本上皆會加強大梁的尺寸和面積,大型設備需考慮梁下凈高,以免產生無法放置或是空間不足的問題。設計階段導入BIM技術時,3D可視化環境就可以直接反應出梁下凈高度的問題,也可提早了解尚有多少高度及空間可供日后擴充用。
3. 通道尺寸:
通道空間于施工階段不易發掘有空間不足或沖突問題,其發生沖突的時間點卻都是落在營運維護階段中,當設備需汰舊換新或大型設備部分拆卸,更新時才會驚覺通道尺寸不足的問題。應用BIM技術將可先擬真其中最大型器具或設備故障或需拆卸搬運時的動線行走,立即可了解日后是否有沖突干擾問題。
4. 樓板荷重:
傳統機電設備空間時,機電的工程師較少考慮該設備空間總體設備的總重量。今運用BIM技術的設備組件對象化及參數化特性,可透過設備重要等參數,即可了解各設備組件的重量,最后加總計算檢查是否有超過樓板荷重,此BIM技術應用僅提供評估,樓板荷重仍需送請結構技師經計算機計算后補強或加強梁板后為準。
5. 管道間尺寸:
一般管道間僅需考慮垂直(縱向)管道間尺寸,電力中心管道間日后較常有擴充及維修保養的問題,若使用電纜線架施工時,日后會有加鋪纜線及固定所需空間,若采插入式總線槽需設電氣室來供垂直總線槽插入零件及管線延伸使用的空間。應用BIM技術即可知道總線槽相互間距離及插入式NFB箱體周邊應保有多少維修空間尺寸及面積。
6. 設備尺寸:
在應用BIM技術時,須建立設備相關立體構件了解設備尺寸大小,空間沖突分析時,考慮設備尺寸長寬高的工作空間是否與其他空間產生沖突點。
BIM應用技術在建筑行業的作用逐步上升,有些領域已經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BIM技術的出現將引發工程建設領域的第二次數字革命。以上內容就是“BIM技術知識分享:BIM技術導入空間配置因素后的意義是什么?”,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圖學會BIM二級結構考試怎么備考?全指南告訴你2025-09-16
- 考前必看!BIM三級考試兩個月沖刺備考方案2025-09-12
- Revit建立各專業BIM模型經驗總結,不看后悔版!2025-07-22
- 自學BIM從哪里開始?零基礎入門全流程指南2025-07-16
- BIM考試怎么學?零基礎也能系統入門!2025-07-01
- 備考BIM考試的三大制勝法則:心法、技法與活法2025-05-24
- 全國BIM等級一級考試經驗2025-05-21
- BIM考試避坑指南: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法2025-05-19
- BIM考試一個月復習計劃:高效策略與建議2025-05-13
- BIM考試建模題:高效解題思路與方法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