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設計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BIM技術展現中國力量


首屆“設計為民生”高峰論壇于2020廣州設計周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4日,由廣州設計周組委會、IDC國際設計家年華組委會主辦,Artslink藝珀和廣州城博展覽協辦的首屆“設計為民生”高峰論壇于廣州舉辦。廣州設計周成功舉辦14屆,是設計界規模大、參與人數多、影響力廣的行業年度盛會,見證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到如今在全行業及全球為中國設計發聲的過程。“設計為民生”論壇發起人張衛平表示,“本次‘設計為民生’高峰論壇是第一屆,未來我們會將其打造成一個年度性、持續性的活動。”
據悉,2020年,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成為武漢扭轉抗疫局面的關鍵節點,成為當代建筑史上的奇跡。以此為發軔,廣州設計周聯合創始人張衛平為發起人、Artslink藝珀創始人宋琛擔任總策劃,邀請業內多位重量級老師參與本次論壇,從他們各自不同領域呈現論壇使命:設計的最終目的是造福與民!
作為本次論壇的總策劃,宋琛介紹說,“著名建筑師赫爾佐格在2020年拋出了一個引發廣泛關注的議題:‘對于幾無可避的環境災難、社會不平等、貧困、地球資源枯竭及肆虐的新冠疫情,我們建筑師應該做些什么?’建筑師、設計師回應社會問題的能力與作為,近年在全球一直都是探討的熱點。回應這個問題最有力的答案出現在中國武漢。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是武漢扭轉抗疫局面的關鍵節點,更為當代建筑史上的奇跡。以此為發軔,我們邀請了多位重磅嘉賓,從各自不同領域呈現他們回應這個議題的行動與實踐。”
本次論壇上,雷神山醫院設計重要主創成員,中南建筑設計院醫療事業部技術老師、建筑綜合設計院(BIM設計院)副院長李文滔以“安全與高效-武漢雷神山醫院設計紀實”為主題帶來分享。中南建筑設計院除夕夜接到雷神山醫院任務,在1天內定設計方案,3天內定設計施工圖,從設計到落成僅用了12天。12個晝夜的全力奮戰,雷神山醫院于2月6日順利開展驗收工作,建筑面積7.9萬平方,集裝箱總計進場3000余間。雷神山醫院與火神山醫院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中國精神和中國速度。
中南建筑設計院國際工程咨詢管理中心總經理高思的演講主題為“逆行·迎擊——為了‘國際’‘民生’”。高思先生深度參與海外項目,他向大家展示了建筑師、工程師們如何走出國門參與海外的“國際”“民生”。疫情期間,在全城封城的情況下,中南建筑設計院克服困難,用最高的標準、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開展線上工作,“疫情突圍”云投標中標薩爾瓦多國家圖書館等項目,并在下半年陸續向國外派出多批次共計50多人的海外實施組,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三文建筑創始人何崴從“設計,為鄉村”角度展開分享。他認為建筑往往作為鄉村振興的發起點,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和手段。激活鄉村,可以讓鄉村重新活過來,活起來,活得好。何崴先生設計的“石窩劇場”,把威海的廢舊采石場改造成一個供村民娛樂休閑的劇場。何崴以福建省建寧縣上坪古村復興計劃、王家疃村空間提升計劃和石窩劇場為案例,向大家生動有趣地詮釋了他的議題。
山水比德創始股東/副總裁利征從“肌膚之溫度”“認同之溫度”“和諧之溫度”三個刻度剖析了他的演講主題“場所的溫度”。作為建筑學出身的景觀人,利征一直在探尋一條人重返自然的景觀之路,他從自然與環境保護、環境與空間的生態城市構建領域回應赫爾佐格的議題。利征認為,我們應學會重新審視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從萬事萬物的關系里尋找寄托的依戀感,讓景觀設計表達從理念闡釋上升到有“溫度”的敘述。
ADARC思為國際建筑師事務所創始人及設計總監、香港注冊建筑師丁劭恒以“東方語境+在地實踐灣區公共及文化建筑設計探索”為主題,著眼于灣區民生。作為一位香港設計師,丁劭恒秉持著對東方語境的不懈探索在大灣區堅持多年,深耕公共文化建筑,其設計哲學遵從以人、文化及特定場所建構的特殊價值觀和理念,以東方人文要素為創作語境。為人熟悉的代表作品包括香港西九龍城市綜合體,清暉園歷史城區保育及城市更新和羅浮山水博物院等。
尚諾柏納空間策劃聯合事務所(SNP)董事/總設計師王小鋒在論壇上展示了其實驗性室內設計作品《倍濃巧克力—28平單親媽媽與她的二孩甜蜜居室》的創作緣由。
工業設計大師、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在他的著作《為真實世界而設計》中,將“為社會而設計”視為設計的重要內涵之一。他提出,設計師應該從“系統”、“物”作為出發點的思考方式,轉向“日常生活”和“人”。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旨在激發更多設計師圍繞民生角度看待、思考設計,未來能有更多解決社會上多數人共同面臨的問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優秀設計作品出現,從而持續詮釋論壇使命“設計的最終目的是造福與民”。
關于廣州設計周
廣州設計周于2006年在廣州市人民政府主導下誕生。在第一個10年走過了一條從喚醒全社會“贏在設計”、“設計創造價值”的公共意識,到吹響全行業“為中國設計發聲”進軍號角的蓬勃發展之路。下一個10年,廣州設計周希冀以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社會化的力度,以“設計為民生”的價值觀,以“新模式、新業態、新平臺”的運營理念,以“設計師產品經理”的聚焦途徑,著力實現“設計驅動產業升級”的目標與使命。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以上內容就是“廣州設計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BIM技術展現中國力量”,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