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地方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工程BIM應用標準,有力推動建設行業轉型升級


說起深圳的40年,最常聽到的評價就是“變化太大了!”。建設上的“深圳速度”無人不贊,而最近一次震驚全國的則是深圳版“火神山醫院”。9000多名建設者,24小時連續奮戰,僅僅20天,在“零感染”“零傷亡”等情況下,建成了擁有1000張床位、16張病床的ICU病房、2間手術室、CT室、DR室,以及可供100名醫護人員集中隔離居住的生活區等的傳統結構模式醫院。
而這個工作量正常需要2年建設工期,新時代的“深圳速度”帶來老百姓的認可,也給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帶來一項嶄新的榮譽。
12月2日,五年一度的廣東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表彰大會上,市建筑工務署作為深圳僅有的8家單位之一,接受“廣東省2020年度先進集體”榮譽表彰。
這項五年才評一次的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獎項,有著特別高的含金量,而這份重量來自于深圳人民對市建筑工務署成績的認可。
投資519億,完成344個項目
作為政府工程的“大管家”,市建筑工務署以廉潔、高效、專業、精品為宗旨。以爭創一流的工程質量、一流的施工管理、一流的管理體制和一流的干部隊伍為目標。以改革創新、創造一流、打造精品,實現政府工程高質量發展為己任。
成立18年來,工務署不斷創新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項目管理體系,擁有一批專業的工程管理人才,建有一批代表城市品質形象的公共建筑。
五年來,負責組織建設項目344個,計劃完成投資496億元,實際完成519億元。
近年來,市建筑工務署重大項目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建設工程、深圳技術大學建設項目(一期)、南方科技大學、深圳中學(泥崗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技術大學建設項目(一期)、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擴建工程項目、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市吉華醫院(原市腫瘤醫院)、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二期項目、深圳市新華醫院、深圳市中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深圳市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深圳科技館(新館)、皇崗口岸臨時旅檢樓、深圳自然博物館。。。。。。
2020年攻堅克難走在疫情最前線
2020年,市建筑工務署負責組織建設項目237個,其中全年在建項目107個,前期項目130個,預計全年完成投資156億元。
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僅用10個月建成,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項目高標準推進,由市建筑工務署負責的8個項目進展順利;僅用20天建成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應急院區項目,完成了傳統結構模式醫院2年建設工期的工作量,建設全過程“零感染”“零傷亡”,展現了新時代的深圳速度。
為了有效防疫復工,市建筑工務署推出了“1234戰法”“三區兩控一專”“六化要求”等系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措施,負責建設的所有項目4月初全部復工,為全年投資目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很多措施、方法被其他單位借鑒,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工務署經驗。
今年開春,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嚴峻形勢,市建筑工務署承擔了疫情防控搶險救災工程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應急院區的建設任務,高效組織9000多名建設者24小時連續奮戰。
在實現零感染、零傷亡的前提下,市建筑工務署用20天時間,規劃、設計、建成一座擁有1000張床位的高水平、現代化應急院區,為深圳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水平提供了堅強保障。
市委書記王偉中指出,該項目建設展現了“新時代的深圳速度”,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項目如期建設完成是對市建筑工務署成立18年來體制、機制、管理模式、隊伍建設成果的一次重大檢驗和體現,充分展現了政府工程集中管理的規模優勢、專業優勢、長期業主優勢和制度優勢。
榮獲200多項國家、省、市級獎項
除了剛剛獲得的這項殊榮,這5年來,市建筑工務署也因為各個優秀項目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200多項。
深圳大學總醫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工大深圳校區擴建等3個項目獲得2018-2019年度“魯班獎”;共獲得“龍圖杯”“創新杯”等BIM權威獎項73個;連續三年獲得BIM技術應用“榮譽白金”認證。
這200多個獎項,得益于“五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黨建引領
在政府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市建筑工務署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圍繞安全、質量、工期進度、投資造價、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方面,采取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青年突擊隊等方式,與參建各方構建共享共治平臺,安全高效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突出示范帶動作用。
打造“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特色黨建品牌,建立項目臨時黨支部28個,黨小組8個,管理黨員503名,實現了對所有在建項目的全覆蓋。
開展“黨建+”系列主題活動及“黨建引領攻堅項目”行動,在皇崗口岸重建等8個項目開展黨建攻堅行動,切實把黨建成果轉化為工作優勢和工作實績。
2020年,市建筑工務署先后獲廣東省模范職工之家、深圳十佳關愛家庭示范單位、深圳市巾幗文明崗、廣東省市直機關“先鋒杯”創新大賽深圳選拔賽一等獎等榮譽獎項。
關鍵詞二:工務工匠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嚴格地選好人、負責地培養人、科學地用好人、用使命感召人,努力打造政府工程建設管理人才高地。
制定“新星、明星、匠星”培訓計劃,實施“綜合管理、項目管理、專業技術”三條培養路徑;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讓有為的人有位;強化人才激勵,物質與精神激勵相結合,鼓勵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在工程建設領域打造了一支屬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親兵”和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
目前,全署84%為工程管理人員,工程管理人員中78%的人員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
關鍵詞三:打造精品
市建筑工務署通過開展重大項目設計方案國際競賽,全面提升政府公共工程設計品質;探索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住宅及公寓類項目裝配式建筑實施率達100%,入庫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庫59個,所有新建項目均按照國家綠色一星級以上標準組織建設。
全面推廣建筑信息模型(BIM)體系化應用,市建筑工務署主編了《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工程BIM實施指引》SJG78-2020,是國內率先發布的地方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工程BIM應用標準,有力推動了工程建設行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四:質量安全
市建筑工務署堅持質量安全底線,建立了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監督引導參建單位加強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推行6s現場管理、6西格瑪質量管理、6微安全管理、精益戰略成本管理,推動政府工程建設質量穩步上升,第三方檢查平均得分保持在86.6分以上。
市建筑工務署堅持協議監管,用好合約手段,完善合同要求,提高質量安全標準,加強履約考核評價,依法依規履行監管職責,促進參建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年沒有發生政府工程重大安全事故。
關鍵詞五:改革創新
市建筑工務署制定了《市建筑工務署政府工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5年)》,圍繞政府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和組織模式深化改革、構建精品政府工程標準體系、完善政府工程管理機制、建筑產業現代化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四大舉措、二十條措施,為政府工程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繪制了“路線圖”“時間表”,列出了“任務清單”。
同時,深化工程建管模式改革,大力推動落實全過程咨詢模式,加快推進設計施工一體化等工程總承包模式,積極推進建筑師負責制,完善代建管理制度。市建筑工務署先后在60多個項目中采用全過程咨詢模式,在29個項目中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接下來,市建筑工務署將珍惜榮譽、繼續拼搏,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努力打造一批灣區地標、時代精品、城市杰作。
BIM應用技術在建筑行業的作用逐步上升,有些領域已經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BIM技術的出現將引發工程建設領域的第二次數字革命。以上內容就是“深圳發布地方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工程BIM應用標準,有力推動建設行業轉型升級”,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