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協助香港修建臨時醫院,引入智能系統BIM技術輔助


15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發表隨筆文章,感謝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巿政府協助香港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內增建社區治療設施,并在館旁興建可提供超過800張負氣壓病床和相關醫療設施的臨時醫院,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新一撥疫情。
黃偉綸在文章中寫到,上周二,他與多位政府官員一起視察了臨時醫院的興建情況。他介紹說,繼社區治療設施十月初完成后,臨時醫院的建造工程也進展順利,自9月19日開工建設以來,迄今已完成近45%,并且可望在本月底封頂,明年1月內竣工。
黃偉綸在文章中介紹,臨時醫院項目位于亞博館西南面原停車場位置,占地面積超過2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3000平方米,包括六座病房大樓、一座醫療大樓、一座中央機電設備大樓及其他支援設施。臨時醫院以“組裝合成”(MiC)建筑技術興建,大致按香港一般公立醫院的建筑標準設計及建造。雖然不設急癥室和手術室,但具備基本設施,如護士站、藥房、化驗室、醫療室、病理實驗室、醫療氣體機房等,與一般醫院規格大致相同。
黃偉綸說,上周二視察當天,在工地看到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承建商代表說,建造工程其中最大的困難是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一般醫院需要兩年做規劃和設計,三至四年才能建成,但該臨時醫院項目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工期緊張,故現時工地有超過十部吊機同時運作,超過2000人分三班制夜以繼日地施工;而內地廠房也無間斷地生產和裝配MiC組件,與時間競賽。
興建臨時醫院的另一項重大挑戰是涉及許多部門。建筑署總技術顧問(管理統籌分處)楊敬安說,為了壓縮審批圖紙時間以盡快開工,該署也全力統籌與多個部門溝通和磋商,提高工作效率。
要克服時間上的挑戰,工程團隊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引入多項智能系統輔助,包括使用建筑信息模擬(BIM)技術,指導工程設計與施工,方便遙距監測及日后維修。
另外,為了達到防疫抗疫的目的,臨時醫院病房的設計標準跟一般醫院傳染病房相同,其中,每座大樓均設有獨立升降機,方便病床出入各樓層;病房大樓按衛生安全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達至醫患分區,避免人流之間交叉感染;而每間病房則嚴謹按照標準負壓隔離病房規格進行設計、施工及測試驗收。
雖然大家都不希望有新一撥疫情,但必須為疫情萬一出現變化而做好足夠的準備,把握時間準備更多檢疫和治療設施。我對中央政府支援香港抗疫,表示衷心感謝。疫情下,我也呼吁市民保持警覺,繼續遵守各項社交距離措施,時刻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減低病毒傳播風險。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以上內容就是“中央政府協助香港修建臨時醫院,引入智能系統BIM技術輔助”,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