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政策加快各省綠色建筑發展速度,科技創新提高建設效率


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印發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的通知,決定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并公布了《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各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案,促進文件精神落地,加快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方案》明確要求,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并提出八項重點任務,即推動新建建筑全面實施綠色設計,完善星級綠色建筑標識制度,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提高住宅健康性能,推廣裝配化建造方式,推動綠色建材應用,加強技術研發推廣和建立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機制,要求各省注重綠色建筑的建設工作和建筑能效的提升工作,最終社會能夠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良好氛圍。各省立法立規、完善標準,對本省的綠色建筑建設重點任務作出更明確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快本省綠色建筑發展步伐。
立法立規保障綠色建筑建設
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規有助于企業規范建筑標準,更快更好地發展綠色建筑。根據《方案》要求,各省均明確要求修訂綠色建筑相關標準,出臺綠色建筑設計和評價條例,加快推進規范綠色建筑標識,建立標識撤銷機制。
其中,安徽省政府將加快推進《居住建筑綠色設計標準》《綠色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綠色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規范》等綠色建筑標準編制進程,制定綠色建筑工程定額和造價標準,逐步完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
吉林省政府將制定《吉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建立綠色建筑標識管理制度和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老師評審制度,規范老師評審行為,統一量化評審尺度。
山西省政府鼓勵各設區市、縣級市積極推進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建設,示范區內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要達到30%,強調各市出讓的“標準地”內新建民用建筑應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
因地制宜優化綠色建筑能耗
如何提高能效、節約能源不僅是國家關注的問題,也是企業在綠色建設中需要著重探索的方向。現代建筑的建設不僅要注重提高取暖、制冷、照明、通風、給排水和管道系統的運行效率,還要在保證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內溫度環境的同時,使用清潔能源并降低建筑能耗。
按照《方案》要求,各省將對既有居住建筑進行節能、節水改造,建立完善運行管理制度,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及能效公示。其中,湖北省將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以更換節能門窗、修繕屋面保溫、增設外遮陽、改造室外場地、雨水中水利用、更換節能燈具和節水器具等適宜技術,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綠色改造,并支持武漢市列入國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名錄。
山東省政府將大力推動建筑節水利用,落實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推動“滲滯蓄凈用排”等設施建設改造,推廣使用節水器具和噴灌、微噴等節水技術,提高雨水、再生水等非傳統水源利用比率,編制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及利用圖集,實現源頭雨水污染控制和資源化利用。
吉林省政府將建立完善的公共建筑能耗統計制度,明確統計實施主體單位、配合單位職責,統計建筑范圍及統計內容,確保統計數據科學可靠、可追溯。
河南省政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通過先進節能設計理念及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優化建筑圍護結構,提高建筑保溫、隔熱和氣密性能,通過新風熱回收系統及可再生能源利用,顯著降低建筑供暖和供冷需求。
完善標準設計綠色健康住宅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人們對建筑的標準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造新型綠色建筑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減少污染、保障居民健康生活,還要求能夠防控疫情,阻斷病毒傳播。對此,各地將結合疫情防控實際情況,完善實施住宅相關標準,提高建筑室內健康性能指標,推動一批住宅健康性能示范項目,強化住宅健康性能設計要求,嚴格竣工驗收管理,推動綠色健康技術應用。多地從政府投資工程開始推廣利用綠色建材,打造一批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工程。
黑龍江省政府要求施工單位靈活選擇屋面設計形式,加強外墻面、窗、屋面、檐溝、排水口等易發生滲漏部位的設計和施工質量管控,適當提高屋面防水標準等級,提高室內空氣、水質、隔聲等健康性能指標,提升建筑視覺和心理舒適性。
山西省政府將積極推廣智慧工地,增強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對工地用工、安全生產、現場作業、環境保護等情況進行動態監管。
湖北省著力推進固體建材廢料再生產,并在全省大力推廣應用磷石膏建材產品,鼓勵宜昌、襄陽、荊門等富產磷石膏地區發揮資源優勢,加強技術攻關,打造全省“磷”特色品牌。
積極推廣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構配件標準化水平。《方案》對推動裝配式裝修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省也出臺了相應的方案。
河北省政府制定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要點和京津冀協同標準《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編制《預制組合部件應用技術規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標準構件尺寸指南》,推進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推動部品部件生產標準化。
遼寧省對各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比提出具體計劃,即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力爭達到15%,其中沈陽35%、大連25%、其他各市10%;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力爭達到30%。此外,遼寧省還將抓好鋼結構住宅試點建設,新建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積極推進鋼結構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和農房建設,指導鞍山、本溪、遼陽等市研究鋼結構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創新引領科技成果助推綠建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5G、物聯網、人工智能、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在工程建設領域中得以應用,從而提高建設效率,推動綠色建造更好更快發展。《方案》要求各省積極探索新技術在實際生產建設中的應用,推動綠色建造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同時希望各省能夠結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計劃和綠色建筑創新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根據該項建議,山西省政府將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項目創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高星級綠色建筑、A級以上裝配式建筑及綠色建材應用、健康住宅等示范工程,自2020年起,要求各設區市按照《綠色建筑創新項目技術指導清單(試行)》規定,每年至少創建1個創新項目。
湖南省政府提出實施人才培養“十百千萬工程”、創新平臺“1+3+5工程”、產業示范“城市+基地+項目工程”等項目計劃,著力打造綠色建筑人才隊伍,在先進綠色建造、高端新材料、安全清潔能源和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培育壯大一批綠色建筑示范城市、產業基地以及示范項目。
山東省政府重視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科技成果和工程項目申報綠色建筑創新獎、華夏技術獎及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獎項。
確保質量建立使用者監督機制
推廣建設綠色建筑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大眾,因此,讓購房者了解如何選購住宅,確保他們入住安全、健康、舒適的房屋,是行業的關注所在。各省根據住建部《綠色住宅購房人驗房指南》相關要求,還要求大力向購房人提供房屋綠色性能和全裝修質量的驗收方法,引導綠色住宅開發建設單位配合購房人做好驗房工作,并鼓勵各地將住宅綠色性能和全裝修質量相關指標納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明確質量保修責任和糾紛處理方式。
BIM信息最大的價值在冗長的建筑物營運階段,建筑物在其工程階段建置的龐大信息,是未來營運階段充份應用的寶貴資源,綠建筑可持續經營所推動的理想均需建筑物建置有詳盡的3D模型與信息關連的機制,方能發揮。以上內容就是“BIM政策加快各省綠色建筑發展速度,科技創新提高建設效率”,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