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BIM實施落地三大難題,帶你了解真正的BIM技術


透過繁華,冷靜而客觀的去和實施過BIM的人員去聊,很多時候發現BIM在企業里的實際應用不像外界顯現的那么繁榮,BIM在很多企業里甚至有些雞肋之嫌。在探索BIM價值與實際業務的結合上,參觀學習了不少企業,圍繞一個建造項目,從投資方到施工方,從設計院到監理公司,不同的參與方對于BIM有著不同的需求。BIM在不同的單位落地實踐中也都面臨實際的困難和問題,總結一下,發現BIM落地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三個共性:
用BIM做啥的問題
參加一些會議和論壇,常聽到一些企業負責人發出這樣的疑問:BIM到底能干啥?在上線BIM之前,我們也常常帶著這樣的疑問,在不停的尋求BIM應用之道,后來慢慢發現,BIM的實施推廣不是直接從BIM本身開始的,而是要回歸到企業自身的業務和實際需求,也就是企業需求與BIM規劃匹配問題,不要問BIM能干什么,而是先問問自己,我想干什么。
也許有人會說,你不告訴我BIM能干什么,我哪能提出我想干什么啊?其實這是一個詭辯,試想一下沒有BIM的時候我們的項目不照樣在設計、施工、運維嗎?現在就是讓我們先拋掉BIM的干擾,認真思考我們當前的業務是如何管理的?我們的困惑在哪里?我們希望哪里得到提升和精細化控制等等。
當前BIM主要有三大階段的應用:功能級應用、項目級應用、企業級應用。從目前實際來看,BIM的應用相當大的程度上還是處在功能級應用上,也就是我們大家通常說的BIM應用點,比如管線碰撞、比如凈高檢查、比如主材統計、比如復雜工藝節點的動畫模擬等等。
功能級的應用大部分依靠單個軟件就可以實現,而項目級的應用、企業級的應用涉及到管理與數據庫,比如角色、權限、流程、標準等,目前來看,真正符合國內實際業務需求的BIM管理平臺尚未出現,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魯班BIM平臺、廣聯達5D-BIM平臺、廣州數建科技5D-BIM系統,但都是側重于某個階段的應用。
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的BIM應用原則,把企業需求與BIM規劃的匹配放在第一步,是因為這是影響BIM落地的根本前提。拋開體質機制、國家標準等客觀因素不說,但就企業本身來講,如果想實施BIM。第一步要做的就是BIM實施規劃,很多企業熱衷上BIM,熱衷于跟隨各類概念,或者追逐某個軟件,一味求新、獵奇,提出的對于BIM的規劃和需求不靠譜,規劃做的就不落地,怎么指望BIM實施能落地呢?
所以BIM要想真正落地,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組織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業務,想想哪些是我們工作中的難點,哪些我們希望通過BIM信息化的手段解決。然后邀請一些軟件公司、平臺公司,直接以實際做過的案例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找到感覺后再去修正自己的規劃,哪些先做,哪些后做,哪些暫時還不能做,分清主次緩急。制訂出既符合目前軟件支持實際又符合企業自身需求實際的BIM實施規劃,選定使用的BIM軟件,或者確定合作的BIM平臺廠商。
這里要提醒的是,企業在做BIM實施規劃的時候,也要根據自身業務的特點選擇匹配的BIM軟件和BIM平臺,設計院、房地產公司、施工建造企業等,不同的利益體,其工作的內容和屬性是不一樣的,有關注流程的、有關注質量和成本的、有關注規劃和銷售的,所以還是我上面講的,還是要根據自身特點制訂出符合企業實際的業務需求計劃。
比如有的設計院側重鋼結構設計,那可能要選擇TEKELA建模軟件,比如建筑、結構和機電系列,那可能要選擇Revit;又比如在結構和設備、基礎設施(道路、橋梁、市政、水利等)領域,那Bentley有無可爭辯的優勢;除了建模軟件,設計院可能還需要選擇設計協同的管理平臺,各個專業之間的互提資料,基于平臺管理模型和圖紙、在線溝通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具體的業務需求。
只有我們的需求規劃的比較細致,我們才萬變不離其宗,不管BIM的世界多么誘人,我們始終緊緊圍繞我們的業務需求去做選擇、做判斷、做比較、做決策。
誰來做BIM的問題
有了符合實際的BIM實施規劃,也選擇了相應的軟件或者平臺。接下來就是具體的BIM實施了,實施就得靠人、靠團隊,也就是企業BIM人才及團隊的培養問題。很多企業對于BIM人才和團隊的培養比較困惑,自己投入覺得價值不高,聘請外部團隊又覺得無法控制。
關于企業BIM人才和團隊的培養,現實中很多企業的實際做法也是根據自身的業務屬性,靈活選擇。比如一般的地產投資方大都是把BIM具體的實施工作進行外包,自己有1-2個水平比較高的BIM實施經理。
設計院的BIM團隊分兩類,有的設計院已經基于BIM做果斷的戰略轉型,徹底放棄CAD,把生產工具轉為了BIM三維軟件。還有一部分設計院內部成立了獨立的BIM工作室,一方面可以對外承接業務,一方面也可以承接自己內部二維轉三維,運用BIM進行各類設計優化、設計質量檢查等工作。
施工建造企業也BIM人才和團隊的培養也是分內部和外部兩種,大部分還是內外部配合,內部有核心的管理人員或者團隊,具體的實施業務工作外包給有經驗的咨詢團隊。這一方面國內魯班軟件公司確實做的不錯,每一個項目都有咨詢團隊全程的輔導實施,企業正好可以在實施過程中,跟隨咨詢顧問通過培訓、互動、實踐應用等培養自己的BIM人才和團隊。
如果非要選擇一種BIM人才和團隊的培養方式,取決于企業自身對BIM實施的定位,如果只是簡單的投標、展示或者某個簡單功能的應用,建議直接外包給專業公司和團隊;如果想把BIM當成是企業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或者至少是很重要的一個管理工具和手段,建議還是借助軟件公司的咨詢顧問,逐步培養企業自身的BIM人才和團隊。
如何做BIM的問題
有了目標(規劃),有了人(組織),剩下的就是方法論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做的問題。相信很多人聽過很多BIM軟件公司的介紹,大部分軟件公司處于商業銷售的目的,會夸大一些宣傳。讓很多剛剛接觸BIM的人覺得BIM萬能,上面說的很多企業BIM規劃之所以做的高不可攀,很大程度上是被軟件廠商給忽悠了。
BIM建模論和BIM萬能論都是兩個極端,都是片面的、不正確的。很多人聽了軟件公司的介紹后,熱血沸騰,可真要買來軟件,又迷茫了:第一步該做什么?這就是說BIM真正的落地實施,還需要一套方法論的支持。打個比方,BIM軟件或者平臺是一只活的公雞,而我們要的是一盤直接能夾起來吃的雞肉。從雞到雞肉,中間需要廚師依據不同口味進行加工制作,而我們企業的業務的負責人就是廚師,需要共同根據不同人的口味把肉做出來。
下面以應用實施國內某軟件公司平臺為例,講一下我們實施BIM的五步方法論,其中有兩步分別就是前面說的一和二,也就是BIM的規劃和組織。這里不再展開細說了,從第三步開始說:
第一步:企業實際業務需求梳理與BIM實施規劃的制訂
第二步:BIM實施團隊和組織的建立
第三步:與軟件或者平臺實施顧問進行互動,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和具體案例,講解每一個BIM應用點的實施方法,落實到具體應用的部門、崗位等。
第四步:根據第三步的講解互動和實際演練,由具體的崗位人員基于BIM軟件或者平臺系統,編寫出業務操作說明書。里面包括業務描述、軟件或者平臺實現的操作指南、操作流程、生成的結果文檔、應用的價值描述等等。每一個具體的應用點都要編出詳細的操作說明書,要達到新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程度。
第五步:交底培訓,考核應用。操作說明書編制完成后,組織軟件公司、業務部門負責人、相應崗位人員等,進行集中的評審確認,然后組織進行交底培訓,最后是考核應用。操作說明書已經明確了每一項具體業務的BIM解決辦法,類似電器說明書一樣。大家結合自身負責的實際業務,通過軟件和平臺,依照說明書操作即可。
在應用過程中,隨著軟件公司功能的不斷完善,操作說明書也要不斷的改版修訂。操作說明書打通了軟件的功能與實際業務之間的通道,讓大家從軟件功能回歸到了自身業務,并且找到了實現的具體操作辦法。這一方法論同樣適用于其他BIM軟件和系統的實施。
當然,除了上述說的三個問題外,當前BIM在落地實踐中,還有其他一些問題需要逐步解決。從企業層面講,實施BIM的過程中,一些必備的標準和規則的制訂,這一點設計院應該最有體會。從國家乃至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層面說,一些統一的BIM標準的制訂和出臺,也是各方亟待解決的期盼,目前也確實制約著整個BIM行業實施發展的速度。
比如編碼的標準、交付的標準、應用的標準等等。從軟件和平臺廠商角度講,圍繞中國特色,特別是關于計價算量和施工過程的動態指導,無論是軟件和管理平臺,都需要做很多的本地化實踐和探索。另外還有國內的清單、定額的計價方式,投資、設計、施工等利益分割的體制現狀等等,這些也都是BIM落地實施中客觀存在的問題。
最后想說的是,基于BIM技術的未來發展,是必然的趨勢。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乃至個人,都必須順應潮流,找到BIM發力的方向和目標。同時BIM的應用要遵循客觀規律,對于其應用前景不可低估,對于其當前應用不可高估。規劃可以高,落實必須要穩。明白自己想干什么,培養人才和團隊,最后找到實施的路徑與方法。以上內容就是“深入解析BIM實施落地三大難題,帶你了解真正的BIM技術”,更多BIM熱點資訊/行業動態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