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現在這么火,BIM的含義你了解嗎?


我們來聊聊B、I、M三個單詞所代表的意義。
B是building,國內直接的翻譯是建筑。但其實這是不準確的翻譯。Building所代表的不是建筑,而是土建類(或者稱為建設領域),那什么叫土建類?引用百度百科的話,就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包括城市規劃,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學科。包括建筑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涉外工程,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建筑技節能技術與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歷史建筑保護工程,景觀建筑設計,水務工程,農業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景觀學,風景園林,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工程管理。
BIM技術現在這么火,你們知道BIM到底是什么含義嗎?
所以B代表的是BIM的廣度,也就是整個建設領域,它可以是建筑的某一具體部分(如水暖電、土方工程等),可以是單體建筑,也可以是社區,更可以是一個城市,甚至可以大到人與自然的關系。
舉例來說,土方工程使用civil 3d就是具體部分,使用revit來建立整棟大樓的三維模型等就是單體建筑;CIM(關于CIM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City Intelligent Model,城市智慧模型,這種說法在大陸比較常見;一種說法是日本提出的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odeling/Management,這種代表的是非建筑工程類的BIM,而讓BIM專屬于建筑工程類 ),就是社區及城市(雖然實際功能達不到城市的范圍);帝國理工的Blue-Green Dream(將BIM和環境工程結合起來)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BIM現在這么火,你們知道BIM到底是什么含義嗎?
然后是I。I是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雖然美國有種觀點認為,I代表的是integration,也就是集成,但我更傾向于使用information。因為我覺得information更能代表BIM的本質。
關于I,要分三部分來回答。
第一部分是,到底什么才算是information呢?也就是I的含義。我認為這里應該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信息(名詞),也就是建設領域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二是信息化(動詞),也就是建設領域的方方面面都講會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
信息好理解,比如說梁的參數、項目的進度、項目的說明之類的,都是建設領域的信息;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計算機、人工智能、互聯網、機器人等信息化技術及手段,來實現建設領域的信息化及智能化。
第二部分是,I的范圍。I的范圍是基于建設項目(注意是建設項目,不是單體建筑,而是整個建設領域)全生命周期(從概念產生到項目報廢)的信息化過程。(可以參見文章“淺談BIM應用工具(一):序曲/謝尚賢”BIM 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
BIM現在這么火,你們知道BIM到底是什么含義嗎?
具體的應用(根據國內的項目階段對上圖的階段做了些整合)就是:
項目概念階段:項目選址模擬分析、可視化展示等等;
勘察測繪階段:地形測繪與可視化模擬、地質參數化分析與法案設計等等;
項目設計階段:參數化設計、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線規劃、管線優化、結構分析、風向分析、環境分析等等;
BIM現在這么火,你們知道BIM到底是什么含義嗎?
招標投標階段:造價分析、綠色節能、方案展示、漫游模擬等等;
施工建設階段:施工模擬、方案優化、施工安全、進度控制、實時反饋、工程自動化、供應鏈管理、場地布局規劃、建筑垃圾處理等等;
項目運營階段:智能建筑設施、大數據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云平臺存儲等等;
項目維護階段:維修檢測、清理修整、火災逃生模擬等等;
項目更新階段:方案優化、結構分析、成品展示等等;
項目拆除階段:爆破模擬、廢棄物處理、環境綠化、廢棄運輸處理等等。
當然BIM所能做的事遠不止這些,這里只是選取部分來舉例而已。
BIM現在這么火,你們知道BIM到底是什么含義嗎?
第三部分是I的趨勢所以未來的建設領域,必然是一個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過程。這點美國已經遠遠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所以I代表的是BIM的深度,也就是基于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BLM)的信息化過程。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使用信息化的思想和方法去處理對待建設項目。
然后就是M,modeling。
一、modeling的含義。M的英文是modeling,現在國內的翻譯是模型,我是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翻譯的,因為model才是模型,modeling所表現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模型。翻譯成模型會給人很多誤導,尤其是給不了解BIM的人。我個人傾向于翻譯成“模擬”。
BIM現在這么火,你們知道BIM到底是什么含義嗎?
二、M這個詞也代表了一種model,只不過這種model在這里指的不是模型,而是一種工作方式,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IPD模式。什么是IPD模式呢?簡單來說,就是在開始動工前,業主就召集設計方、施工方、材料供應商、監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個BIM模型,這個模型其實是“類竣工模型”或者是“擬完成作品的模型”,大家會盡量根據這個模型去做實際建設,如果中間建設過程有變動再來進行模型的修改,到最后項目建好模型也隨之修改好。但為什么是IPD而不是其他的?后續我會專門安排一篇文章來講講IPD的概念、流程、現狀等等。本文重點講的是BIM的本質,也就是Big BIM,這里不多做敘述。
三、M也表示my-life。為什么說my-life?因為有了BIM技術,所以交通設計會更加合理,古建筑會更好的保護,結構會更加的安全,城市規劃也會更加完善。
所以M代表的是BIM的力度。BIM終將改變整個行業,乃至改變我們的生活。
BIM技術作為目前建筑業轉型升級的一種方式,會有越來越多的價值潛能被不斷開發,BIM的發展速度越來越迅猛,BIM持證人才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將來的施工員必須要掌握這些相關的BIM技能,才能不被行業淘汰,還等什么?快跟上時代的腳步,一起學習BIM技術吧。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圖學會BIM二級結構考試怎么備考?全指南告訴你2025-09-16
- 考前必看!BIM三級考試兩個月沖刺備考方案2025-09-12
- Revit建立各專業BIM模型經驗總結,不看后悔版!2025-07-22
- 自學BIM從哪里開始?零基礎入門全流程指南2025-07-16
- BIM考試怎么學?零基礎也能系統入門!2025-07-01
- 備考BIM考試的三大制勝法則:心法、技法與活法2025-05-24
- 全國BIM等級一級考試經驗2025-05-21
- BIM考試避坑指南: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法2025-05-19
- BIM考試一個月復習計劃:高效策略與建議2025-05-13
- BIM考試建模題:高效解題思路與方法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