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應用看著很高大上,應用落地仍面臨的尷尬


1、工程造價專業人員對BIM應用的認知及接受程度不高
BIM技術作為工程項目實施中的一個應用工具,被部分過度和夸大的宣傳塑造成神秘而高深的高科技形象,導致工程造價專業人員對BIM的認知及接受度不高。
BIM技術應用對于工程造價行業是新生事物,為了盡快熟悉和掌握這一技術,業內的一些造價咨詢公司大多通過成立BIM項目組、興趣小組或者研究團隊的方式,進行探索性的應用。但由于目前應用BIM的效益還難以體現,因此愿意參與的造價專業人員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現階段用傳統軟件進行工程建模算量和計價已經趨于成熟,絕大部分工程造價專業人員已經掌握了相 當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在工作中能夠達到滿足計量計價質量及效率的要求,因此,不愿意放棄舊的模式而去應用一個新的工作模式。
此外,造價行業內對BIM技術探索應用缺少同行間交流溝通和經驗分享,BIM對于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幫助和效率提高效果不佳,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應用BIM的積極性不高。
2、BIM軟件標準與實際應用不匹配,較難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工程造價工作主要是解決量和價的問題。由于目前國內研發推廣的BIM軟件沒有統一的標準,使BIM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實質應用。
(1)BIM模型輸出工程量的方式不完善。
目前,BIM應用模型輸出工程量有兩種方式。其一是直接由設計BIM模型生成工程量并輸出,譬如通過Revit 軟件創建生成的BIM模型,但是利用該設計模型提取的構件的混凝土標號、內外墻體、有梁板無梁板、梁板柱墻互相搭接的扣減關系等工程量信息,不符合我國2013 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和各地區相關定額對建筑物構件分類、編碼和工程量計算規則的規定,因而無法實現按計算規則予以區分和扣減。且Revit軟件輸出的工程量以各單構件工程量直接生成表格,量大且可追溯性差,需要由造價人員花費大量時間手工進行分類及匯總,降低了工作效率。相比目前用傳統造價軟件建模套用做法直接生成清單工程量的方法,無法體現其優越性。
簡言之,用Revit倉犍的模型信息與國內對建筑構件 信息定義不統一,導致整個項目建筑構件信息存在缺陷。另外,因Revit建模所使用的標準與現行國內的計量計價規則的不匹配,不僅影響了建模質量,亦會導致軟件對構件的識別率降低,使計算工程量的誤差率增大。
另一種獲取BIM工程量的方式則是造價工程師用傳統計算工程量軟件將二維施工圖紙建模轉化為計算工程量模型(三維模型),在計算工程量軟件中直接套用,生成符合國標清單列項標準的工程量清單,并通過其他的模型管理軟件將計算工程量三維模型轉化為 BIM模型進行后續應用。但這種方法仍沒有擺脫由二維圖紙構建三維模型需耗費大量工作時間和人力資源的局面,無法體現BIM本該具備的高效優越性,因此沒有推廣應用的優勢。
(2)BIM應用平臺的造價數據嵌入不成熟
當前,現有各造價軟件公司的BIM平臺對于造價數據嵌入的運用仍不成熟,難以使模型服務于交易階段招投標預算、施工階段中期計量與進度款支付、工程變更和索賠管理、竣工結算等整個項目實施過程。
造價數據的嵌入首先應實現工程量清單及預算價與模型的關聯。目前國內各造價軟件公司開發的BIM應用平臺,基本實現各專業模型的集成并關聯施工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但由于是基于各自數據標準而開發,BIM平臺無論是將Revit創建的模型導入,還是利用本身的計算工程量軟件建模后轉換成BIM模型在平臺上應用,均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也沒有標準化的數據接口,因此各軟件平臺出來的模型不能夠實現交換互通,各BIM軟件平臺之間難以實現兼容和共享。因此,使用者仍不能從容地選擇應用工具,無法擺脫各軟件之間的制約。
另外,BIM模型對于變更管理的兩種實現方式,也存在缺陷:
(1)在BIM平臺模型上直接錄入的變更信息、工程量、綜合單價,只作查看和儲存之用(即死信息),不能利用模型對造價文件進行后續的工程量及造價調整等應用;
(2)在BIM平臺的模型上修改構件,可由軟件自動生成并提取變更后模型的工程量,關聯到已錄入平臺的工程量清單及造價,可對比量差、價差(即活信息)。如要修改工程量及造價,則需在平臺里有接口關聯到相應的造價軟件(目前只能是同一品牌軟件的平臺與造價軟件才能實現),在造價軟件上對造價進行修改后保存至BIM平臺。這時在平臺里將會有兩個模型:基準模型和變更后模型。項目參與各方在施工過程中,可通過主導方開放權限,各參與方(設計修改模型,施工方上報預算,監理審核、造價公司復核后提交業主審批)錄入相應信息后匯總到基準模型,各方在權限范圍內可以查看或者修改模型信息。但這里的局限仍是數據的兼容和交換問題,只要主導方使用了某一軟件及其平臺,其他各參與方必須跟隨而無法自主選擇其他平臺。
3、BIM應用在項目應用需要多方共同參與,技術應用費用高
BIM技術在項目中應用需要由業主、設計、咨詢、 施工(含分包方)等多方共同參與,實現建設項目在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各參與方和各專業之間信息的自動交換和共享,因此需要搭建一個由硬件、軟件高度集成的龐大BIM平臺。一個中等規模的 BIM模型對于硬件系統的要求就己經極為苛刻,因此,一個項目要各參與方全過程落地實施BIM技術,投入的資金必定不菲,這也是目前BIM技術在實際項目推廣應用進程中的一大難題。
譬如,某大型工程項目,在項目前期由其中一個參與方投入了超百萬的資金,成立了近80余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BIM技術團隊,試行BIM技術的應用。頊目的BIM模型需要包括設計、施工、監理、造價等各參與方在BIM平臺錄入大量的工程信息,在施工階段需將設計 BIM模型信息不斷地進行更新、補充、完善。但是隨著項目的進展,工作量增加且進度要求嚴格,不管是資金還是人員都隨之不斷增大投入,特別是對于工程設計變更、工程進度等過程資料的信息錄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BIM團隊技術人員在項目建設的精力投入和完善BIM模型信息的工作之間已無法達成平衡,更重要的是,由于繼續投入BIM技術應用的費用高昂,原參與方也難以承受重負,因此該項目實施BIM技術應用近一年后就被迫擱置。
隨著我國對于 BIM 應用的大力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紛紛嘗試應用,并且取得了非常豐富和寶貴的經驗,相信在我國建筑業整體的努力之下,BIM 必將在我國的工程上大放異彩。BIM應用看著很高大上,實質應用落地仍面臨這幾道檻大家都了解了吧?更多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同時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可免費領取BIM學習資料(PDF等)。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