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BIM而至的CIM是什么?


近幾年,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十分火 爆。BIM原本產生于建筑領域,最初是為設計和施工期間建筑算量和解決施工中的設計沖突而出現的。施工完成之后,BIM似乎就完成了歷史使命,這不免有點浪費。
好在這時GIS上場了。GIS在完成二三維一體化改造之后,又吸收了傾斜攝影、場數據和點云等多源三維數據,三維GIS能力已是今非昔比,打破了早期三維GIS“中看不中用”的魔咒,在多個領域得到深度應用。
BIM和GIS的結合是雙贏。在對接了BIM之后,GIS實現了從室外走進室內,從宏觀走進微觀,新一代三維GIS技術體系日漸成熟。
另一方面,BIM 在結合了GIS之后,更容易涵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應用,既可以用于規劃審批,用于建設期監管,更可以用于建成后的建筑運維管理。BIM在建設期間只能用幾年,結合了GIS之后,則可以延續使用幾十年,大大延長了BIM的生命周期。
IT的發展很快,當大家還在奮力消化BIM的概念,探索花樣百出的應用形態時,一個相關的新概念又冒出來,這就是CIM!
大家可能知道,CIM是計算機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的縮寫,不過那是40多年前提出的概念,不是今天討論的主題。那么,與BIM相關領域的CIM是什么呢?
一、中國對“CIM”的理解
在中國,近幾年提出的CIM指的是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2015年,在上海數慧舉辦的規劃實務論壇上,同濟大學吳志強院士又提出城市智慧模型(City Intelligent Model),進一步拔高對CIM的定義。吳院士指出,BIM是單體,CIM是群體,BIM是CIM的細胞。要解決智慧城市的問題,僅靠單個細胞的BIM還不夠,需要大量細胞再加上各種連接網絡構成的CIM才可以。
無論其中的字母I指信息還是智慧,CIM這個概念的提出,把視野從單體建筑拉高到建筑群和城市一級,給予智慧城市更加有力的支撐。
當然,要拉高到這個層面,僅僅有BIM設計軟件是不夠的,還需要GIS的參與。
在CIM中,GIS要提供四個方面的能力:
• 提供二維和三維一體化的基礎底圖和統一坐標系統的能力;
• 提供各個BIM單體之間連接網絡管理能力,比如道路、地下管廊與管線等;
• 提供管理和空間分析能力;
• 大規模建筑群的BIM數據管理能力。
前三個都是GIS比較擅長和成熟的能力,第四個是GIS在CIM領域面臨的新挑戰。設計軟件只需要加載單體建筑就可以工作,但在CIM層面,管理對象是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城市的BIM數據。
BIM的數據量本來就非常大,比如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的BIM數據就達250GB,由315萬個三維部件組成。
這還只是一個建筑,可以想象,城市級的數據量加起來是什么概念!通過這幾年的發展,GIS軟件不僅實現了接入BIM設計軟件的數據格式,而且實現了大規模樓群的BIM數據管理。
在中國,BIM + GIS的應用已在多個行業廣泛推廣,CIM + GIS 的應用也正在開展。
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BIM頻道為您整理的“隨BIM而至的CIM是什么?”參考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掌握一門新技術,開啟一段人生新旅程!更多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同時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可免費領取BIM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