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設施管理數據的建立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今天我們聊聊BIM設施管理數據的建立需要考慮哪些內容?BIM模型是由許多對應實體建筑物的虛擬組件所組成,其虛擬組件稱為BIM組件,為了建立完整的BIM模型,每個BIM組件皆有外觀與其屬性信息,舉例來說一個幫浦設備的BIM組件,可包含其外觀尺寸、送水功率、廠牌等屬性。在BIM導入建筑物生命周期各階段,BIM組件會隨著工程進度一步步的增加新數據,使其與建筑物最后完工時的狀態相符,因此各階段之模型組件的信息量與模型建立的方式略有不同。為使BIM模型能符合未來營運管理需求,銜接營運階段的必要信息,建立BIM模型前須先制定建模標準,將組件信息內容、組件外觀精確程度以及建立方式均于建模標準中詳細制訂。
目前常用的標準是取自美國建筑師學會( AIA -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使用作業流程的發展過程(【LOD】– Level of Development)細化模型詳細等級( LOD - Level of Detail)來定義BIM 模型中組件的外觀精度,其詳細等級可以隨著工程的發展程度從概念性近似的第一級到建成后精確的第五級不斷發展。詳細等級共分5 級(AIA BIM Protocol(文件來源: 2008 年的E202/2012 年的G203)):
LOD 100:概念性 Conceptual
LOD 200:近似幾何 Approximate geometry
LOD 300:精確幾何 Precise geometry
LOD 400:加工制造 Fabrication
LOD 500:建成竣工 As-built
越高等級的LOD代表其組件外觀與信息越為豐富,而一般營運維護階段所需具備的LOD 500即最接近真實建筑物。然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營運管理都有各自的專業與流程,第一步便是分析營運管理目標,充分了解營運需求,確立營運各環節與建筑物之間相互關系,統整分類其信息如人員、設備等,才能使【BIM模型】發揮預期的功能,以利日后有效管理并節省成本。接著根據前一步的需求,由各專業工程人員所屬權責工作下研將未來或既有的營運管理方法所需的數據,落實為BIM模型中組件信息,例如設備信息、設備型號、責任單位、添購日期等,才能確保BIM模型的內含信息足夠維護管理使用。
從【BIM的發展】經驗來看,應用于設施管理領域已是最后一塊拼圖, BIM便可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應用, BIM確實有潛力成為設施管理的核心之一,然而確保管理數據的完整性僅是第一步,如何充分運用BIM數據結合管理作業,才是彰顯出BIM的實際效益的關鍵,但建構一套管理系統所需耗費的時間與成本龐大,僅靠營建產業本身難以發展,還需仰賴產業鏈的結合與業主的共同推動,方可將BIM設施管理應用深化。
總之,BIM技術作為目前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最高水準,會有越來越多的價值潛能被不斷開發,節省成本、提高質量、產生價值,何樂而不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你帶來的BIM相關內容,更多建筑類精彩內容可以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自主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