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應用技術:市場認知孰是孰非


一直以來,國內BIM應用流傳著幾種聲音,一種是BIM就是建模,一種是BIM萬能,還有認為BIM就只是軟件或單一技術,這些觀點孰是孰非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其實上述幾種說法都有偏差。將BIM等同于建模,或看做是一軟件、單一技術,這是對BIM的一種狹隘認知;而認為BIM萬能則又明顯過激了。事實上,BIM不僅關乎三維數據,還意味著創建包括二維數據源文檔、電子表格和其他內容在內的整體信息資源。從建筑全生命周期全盤考慮,如果明確了合適的工作流和流程,BIM就能幫助組織提高建筑設計質量、降低成本、實現真正創新的協同工作流程。
但只建一個BIM模型,然后被設計、施工、運維等階段所共享通用,目前來看還是一個難以達成的美好愿望,為此,現在業內有這樣一種觀點,就是提倡BIM的“輕應用”。即不談BIM的“重量級應用”,不是從做一個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大平臺著手,而著重于BIM的階段性應用,在設計、施工某個階段能給用戶帶來價值,讓用戶看到成本管理、進度管理、人材機管理的效果,以及施工方案演示的效果。事實上,在目前還沒有能力實施BIM“重量級應用”的情況下,國內許多企業應用BIM的策略正是“輕應用”,即只局限于設計或施工的單個階段、單個點上的應用。“輕應用”有可操作性,但“輕應用”卻讓BIM的價值大打折扣,又與BIM在項目全生命周期應用的理念相悖,這真是令人糾結。
當下,BIM熱潮洶涌,國內的BIM應用已逐步進入“深水區”,如果用錯誤的理念、急功近利的方法、換湯不換藥的BIM軟件,糊里糊涂地去實施,勢必會“嗆水”,甚至“溺水”,傷害大家的熱情。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袁正剛認為,在BIM發展緩慢時,應鼓勵大家快速了解和應用BIM;在人人談論BIM、人人想用BIM時,則更需要冷靜思考。袁正剛說:“跑馬拉松,不一定要第一個出發,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能力,決定什么時候跑和跑多快。”
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BIM頻道為您整理的“BIM應用技術:市場認知孰是孰非”參考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掌握一門新技術,開啟一段人生新旅程!更多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同時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可免費領取BIM學習資料(PDF等)。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