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在BIM中的結構三維設計


最初理解的三維設計就是簡單把二維圖形轉換成三維立體的圖形,使用中才慢慢了解到Revit只是實現BIM技術的一種工具。BIM的全拼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比如同樣繪制一根梁,在二維cad里梁就是2根線;但在BIM里梁則為一個三維實體,包含了梁的截面尺寸和長度。不僅如此,梁還可以包括自身的混凝土等級、保護層厚度、配筋情況以及建造階段等信息。因此這里說的三維比起二維,包含的信息要廣泛的多。
文章中首先介紹筆者使用結構三維設計的現狀與總結,包括三維結構建模過程、三維建模與結構分析計算、如何在三維設計中保留并實現二維平法出圖三個方面;之后是關于結構三維設計如何在bim中實現協同設計和協同作業的探索。通過以上兩方面,淺析結構專業進行三維設計的優勢和重要意義。
一.結構三維設計的現狀與優勢筆者認為,結構三維設計有兩大優勢:
第一,所有的結構件都是三維實體,三維顯示直觀并可實時觀察,讓結構設計師能夠觀察結構空間形式、結構布置的合理性及結構細部構造特征,能很好地檢測設計的準確性;第二,三維模型與二維平面相關聯,對一個構件的尺寸進行修改后,所有平、立、剖面上的相應尺寸數據都會進行自動修改,這樣可以大量減少重復修改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減少遺漏。因此設計者可以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對結構方案設計的優化上。以下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介紹現階段使用revit進行三維設計的情況,并簡要分析如何發揮其優勢。
1.三維設計與創建結構模型結構設計中,建立貼合實際的建筑結構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在Revit中,族是模型的基本元素,所有的結構件,如梁、柱、板、基礎等等都是各種類型的族。
Revit自身提供了一個很豐富的族庫,用戶可以直接載入使用。除了應用自身的族庫外,Revit提供的族編輯也能夠讓用戶自由定義其他類型的族,比如礦倉、筏板基礎等。能否根據需要靈活定義族是準確、高效完成項目的基礎。因此要發揮三維建模的優勢,最終就落在如何建好族上,筆者對此進行了總結:
(1)選合適的族模板。Revit根據族的用途和類型,提供了很多種類的族模板,在自建族時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族模板。族模板預定義了新建族所屬的族類別和一些默認參數。參數類型包括“族參數”和“共享參數”。“族參數”又包括“實例”和“類型”兩類,實例參數將出現在族“圖元屬性”對話框中,而類型參數出現在“類型屬性”對話框中;Revit允許在新建族中按要求添加需要的參數。當把完成的族載入到項目中調用時,Revit會根據初始選擇的族模板所屬的族類別,被歸類到設計欄對應命令的類型選擇器中。比如我創建一個框架梁類別的族,那它將自動歸類在“梁”命令中;此外在明細表中,也會被統計在該類別內,這在之后的算量統計中是可以被使用的。值得注意的是,明細表中可以統計的族類型是固定的,像在常規類型模板下建的族就無法在明細表中統計體積、長度、寬度等,只能統計個數。
(2)創建準確的實體形狀選定了族模板后,就可以開始創建族的實體形狀。空心形狀和實心形狀是最重要的兩個命令。實心形狀用來創建實體模型,空心形狀則用來剪切洞口。實心和空心形狀都包括拉伸、融合、旋轉、放樣、放樣融合五項功能。從普通的規則形體到無法用平面圖形表示的空間體量,都可以通過這些命令來完成。
(3)族的參數設置之所以說族可以提升建模效率,關鍵還在于族的參數化。參數屬性包括:基本屬性文本型/數字型;外部屬性幾何型/描述型/功能型等等,這里是指當前參數是用來描述模型的幾何參量還是其它;內部屬性確值型/值域型/函數型等。構件通過參數化,當修改幾何參數數值時,相應的實體也會發生改變;增加描述型的參數,可以給族添加更豐富的注釋信息。一般來說,某一個族中的參數,只能在該族中使用,如果想要幾個族同時使用一個參數就需要使用共享參數。這一點在實現平法出圖中有詳細說明。
此外,通過運用函數型參數等,還可以將參數進行常規的數學運算和邏輯運算外,甚至利用一些小技巧來實現一些包括取整,奇數和偶數等功能,這里就不再詳述。總之,參數的多樣化決定了信息的多樣化,這也是bim信息化模型的核心之一。
2.revit三維模型與結構分析模型的互導
Revit軟件本身不能進行結構計算分析,但它可以通過Revit API(應用編程接口)連接的第三方分析應用,如R-STARCAD就是由revit和PKPM共同開發的、能夠實現PKPM與Revit 結構模型轉換的插件(插件會有一定的版本要求)。Revit側重于BIM建模,跨專業實現協調設計;而PKPM則在結構分析計算方面與國內規范結合最為緊密。通過模型互導,結構工程師在使用不同軟件時可以極大的減少重復建模的工作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出錯率。
在模型導入導出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由revit模型導入到PKPM時,需注意“導出高級選項”的設置:模型構件選項中我們可以設置需導出的構件種類,包括軸線,結構梁、支撐、柱、墻、等。“特殊處理選項”中在設置偏心歸并距離時需特別謹慎。“偏心”均為節點對軸線交點或定位網格對軸線的偏移距離,偏心的正負號跟PKPM的定義是相同的。因為PKPM中一個節點或網格只能布置一個構件,所以這個偏心歸并距離的設置要避免將RST模型中的定位節點或定位網格歸并到同一段軸線端點上,以防止構件丟失。這個偏心值的設置一般取模型中構件的最小間距和截面最大寬度的最小值。
關于截面選項的設置問題。R-STARCAD對revit的常用族庫進行了參數的智能匹配,只需對各個截面的匹配規則進行確認即可。例如我們選定某一截面尺寸的結構柱,會顯示該族對性應的PKPM中的截面參數和RST中的族形狀預覽圖。右側屬性表會列出可以修改的族參數匹配規則,如果軟件的自動匹配有誤,可以手工選擇對應的截面參數值,全部參數值確認后,點擊“應用”即可確認匹配。對模型中某些不能智能識別的族,需要根據匹配規則指定對應關系,完成手工匹配。完成界面匹配的族會在其最前端顯示出紅勾。
最后達到的效果:(1)RST中提供了大量預先定義好且與PKPM對應的族文件,包括多種形狀和規格的梁、柱和支撐,可以保證在轉換過程中,梁、柱和支撐對應轉換,并可以出現在PKPM或revit的梁、柱和支撐的構件表中。(2).在RST和PKPM中模型構件各自有很多種偏心形式,在相互轉換后梁柱偏心形式和尺寸保持了一致。(3).模型中的層間梁和斜梁在相互轉換后能夠保持一致。(4).模型中剪力墻的洞口設置相互轉換后保持一致,雙梁保持一致。這兩點也體現了三維模型設計的優勢。
隨著各軟件公司投入的不斷加大,以及一線設計人員的實踐反饋。插件也在不斷更新完善中,模型互導包含的信息越來越多,比如梁構件,從只包含幾何數據信息到后來可以包含配筋信息等。隨著國家相應標準的建立,軟件之間模型信息的互通將更加完善。
3. 結構三維設計實現平法出圖
平法是在二維圖紙上表達鋼筋信息一種簡化,而鋼筋信息是三維結構模型的組成部分。從二維平法抽象注釋符號所表示的鋼筋信息到三維模型中可存儲和交換的數據形式,需要建立一個過渡來將他們聯系起來,接下來就簡要敘述筆者嘗試利用revit中共享參數實現梁平法標注的過程。
梁配筋平法標注需要的參數包括梁編號、箍筋類型、架立筋類型、底筋類型、梁寬和梁高。實現方法是在梁構件族里添加以上參數,并讓標簽族讀取這些參數。為了讓梁族和標簽族能夠同時調用這些參數,就需要使用到共享參數功能。
在族的管理選項里有共享參數的按鈕,點擊后會跳出共享參數編輯對話框。首先要創建一個共享參數文件,把需要的參數添加進去。然后建梁族和標簽族,建族后在每個族里添加需要的參數并指定參數類型。建梁族時可以選擇系統自帶的族模板,把這些共享參數添加到族類型的參數里。有一點需要注意,系統自帶的梁族里,梁寬和梁高參數分別為b和h,因為這兩個參數不是共享參數,不能被其他族使用,因此可以變通一下,將共享參數中的“梁寬”和“梁高”分別與初始參數里的b和h對應,這樣就可以讓標簽族讀取梁寬和梁高的數據。建標記族時先選擇結構框架標記族作為模板,然后編輯標簽,在類別參數中添加與梁族一樣的共享參數;添加完成后,可以在標簽參數欄中對這些共享參數的順序、布置進行編輯,比如增加括號、空格或者換行等,這樣就可以在格式上符合平法要求。
完成這兩個族的編輯就有了實現梁配筋平法標記的工具,通過將配筋等信息輸入到梁模型中,就可以使用梁標簽標記出平法表示。此外共享參數還可以運用到明細表和過濾器中,作為可被選中的字段和類別。在三維設計中的平法除了滿足現有的出圖習慣外,也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模型中的平法注釋符號不僅僅是孤立的注釋和代號,而是包括了進一步深化這些實體所需要的數值化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提取、交換和分析。其次,設計師進行的平法標注是參數化設計過程。設計師可以快速瀏覽到各種設計信息,通過調整和修改參數,可以實時進行方案比選和配筋優化。設計師對構件的修改( 如: 移動、改尺寸) 可以立刻傳遞到平法圖中,平法圖上對應的注釋符號,包括標高和所有的幾何信息,均可自動更新。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BIM技術在運維管理階段的應用也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相信將物聯網技術和BIM技術相融合,并引入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運維管理階段,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真正實現BIM運維,腳下的路還很長。更多建筑類精彩內容可以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自主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圖學會BIM二級結構考試怎么備考?全指南告訴你2025-09-16
- 考前必看!BIM三級考試兩個月沖刺備考方案2025-09-12
- Revit建立各專業BIM模型經驗總結,不看后悔版!2025-07-22
- 自學BIM從哪里開始?零基礎入門全流程指南2025-07-16
- BIM考試怎么學?零基礎也能系統入門!2025-07-01
- 備考BIM考試的三大制勝法則:心法、技法與活法2025-05-24
- 全國BIM等級一級考試經驗2025-05-21
- BIM考試避坑指南: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法2025-05-19
- BIM考試一個月復習計劃:高效策略與建議2025-05-13
- BIM考試建模題:高效解題思路與方法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