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應用技術模式思維


根據定義,模式包含兩個基本的要素,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的核心。我們首先來看問題。模式的目的是為了復用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減少解決問題的成本,這個前提是問題要能夠不斷的重復發生。如果問題本身不經常發生,那么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就不能成為模式。再看模式的另外一個要素,解決方案的核心。為什么要加“核心”兩個字呢?這是由于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的背景下發生時,其解決方案的核心是相同的,但是具體的實施細節上可能會有差異。然而,如果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核心才是解決問題的難點,背景差異帶來的影響是可以輕易解決的,那么仍然沒有違背模式的目的。
前以述及,IDM是針對“完全覆蓋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應用系統中實際工作流程單一軟件所需的交互信息”。愛因斯坦說過:我們不能在產生問題的層次上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應當進入更高層次上去思考。我國建筑業不同子行業有其固定的工作流程,需要不同工作流程節點上的任務軟件。工作流程滿足“模式”的定義,“構件”分布于各工作流程任務軟件中。
“模式思維”就是結合建筑業工作流程,統籌策劃完整的“分布式BIM數據庫及其IDM體系”,以分布式數據庫替代“構件思維”的單一(“集中式”)BIM數據庫,以分布式軟件系統替代BIM建模軟件,以端對端多樣化標準交換需求替代單一的IFC標準交換。形成一種全新的BIM“模式思維”,這種由若干不同但互相聯系的功能部件組成的動態BIM系統,是一種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零敲碎打、化繁為簡;多方位參與、多角度切入、軟件多元化的BIM實施方式,蘊含著兵法“分而治之”的奧妙。國家《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提出的P-BIM本質上就是一種模式(PATTERN)思維。
相對于互聯網的一日千里,BIM的“構件思維”發展顯得緩慢而保守,現有互聯網服務提供的空間能力并非包羅萬象,留給構件思維的空間仍然巨大,但如果在思想和技術上繼續因循守舊,可能會再次錯過我國建筑業信息化的又以機遇期。過去20年,BIM重點在于“構件思維”的數據建模,這僅僅是一種可視化手段,與空間計算無關。而在大數據時代,利用數據支撐決策才是BIM價值所在。BIM輔助決策的核心是綜合與高效,構件思維有先天缺陷成為無解難題。反觀基于模式思維的HIM矩陣網格這種互聯網服務的技術路線,網格是空間計算、是信息承載和計算的基本單元,瓦片地圖、空間搜索、實時交通、叫車匹配無一例外全是網格……為什么用網格?因為網格在計算機中記錄為統一規則的編碼,調用編碼進行各種運算,是通用的IT方法,可借由各種IT優化手段應對BIM系統海量數據和海量訪問。模式思維包含構件思維。
BIM技術作為目前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最高水準,會有越來越多的價值潛能被不斷開發,節省成本、提高質量、產生價值,何樂而不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你帶來的BIM相關內容,更多建筑類精彩內容可以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自主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