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應用技術:互通立交改造
更新時間:2020-01-23 10:10:0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BIM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越來越多關于BIM的推進政策陸續推出,BIM技術也逐步向全國各城市推廣開來,真正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應用。從2014年開始,在住建部的大力推動下,各省市政策相繼出臺BIM推廣應用文件,到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BIM技術應用標準和政策體系。
痛點難點:山區互通地形受限展布困難、地質復雜,樞紐立交上跨下穿匝道交叉點多、凈空受限,既有高速保通壓力大、交通組織復雜。
運用案例:G6911安來高速奉節東互通
奉節東互通是G6911陜西安康至湖南來鳳高速公路與G42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在奉節相交的樞紐立交。該互通現狀為四路一般互通,由于地形狹窄(東西方向為G42,互通前后接梅溪河特大橋、財神梁特長隧道;北向為G6911,接孫家崖特長隧道;南向設收費站下地方公路),原互通設計為8字迂回型,交織路段位于G42主線兩側且較長、交通轉換功能弱、運行安全性差,改造后要求實現G6911與G42十字樞紐高效通行和便捷轉換。
經驗做法:運用傾斜攝影+BIM技術,實現在眾多控制因素下,快速有效的擬定工程方案。即通過傾斜攝影技術高度還原實景,直觀展示工程邊界;通過實景建模,實現了復雜立交的可視化;直觀優化匝道線形和凈空尺度;三維視圖+二維圖紙支撐互通方案比選。本互通初步設計共擬定了大喇叭+T型、雙喇叭、半定向+雙U轉、半定向+雙迂回等4個方案進行比選,最終推選了互通功能齊全、線形順暢、流向清晰、主線無交織的半定向+雙迂回方案,大幅提升主線通行能力及互通運行安全性。
BIM是一種方法,即如何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建設活動,BIM最后要讓虛擬變成現實,施工現場一定是應用和創新的主戰場,建議剛畢業的學生有機會還是去施工現場成沉淀幾年,但千萬別被通化,始終要想著使命:通過BIM最終解決施工現場的種種問題,這樣將能更容易成才,未來的職業空間將會無限廣闊。更多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同時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可免費領取BIM學習資料(PDF等)。
上一篇:BIM應用技術的烏托邦現象
下一篇:BIM應用技術未來發展與思考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