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打破信息壁壘,實現智能化管理


BIM技術應用的目的在于“管理”,關鍵在于“信息化”。目前市面上存在“釘釘”等諸多協同管理工作平臺,但BIM技術的協同管理具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性。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核心是通過建立虛擬的建筑工程三維模型,利用數字化技術,為這個模型提供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庫,使其由三維變成多維。那么,基于BIM技術的協同管理將是一種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所有的信息均需匯集于一點,即“模型充當載體”。這是完全有別于其他行業領域的信息化管理。下文將列舉一些實際應用的管理思路。
(一)進度管理。初級階段的BIM應用可以實現“三維、四維甚至多維度”的進度信息演示,某一個環節更改帶來的變化可以“一鍵完成”;深化階段的BIM應用將可以根據數據分析、預演的結果提升項目決策的效率,而不是靠傳統簡單的“拍腦袋”,也解放了傳統方式處理此類數據的大量人力資源。
(二)質量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周期的綜合參與,也受到了“人、機、物、法、環”五大因素的影響,丟掉任何一個過程或因素都可能造成質量管理的缺位。項目傳統的管理方法往往要受到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材料質量、各專業工作相互配合等多方面的影響。“如何減少上述缺位和影響?”在未來,“‘企業級+項目級’BIM技術體系”或許可以提供答案。首先,企業級所共享的豐富信息庫可以讓管理者應對各種工序施工快速提取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其次,BIM協同管理可以在程序上限制任何一項工作的流程并形成監督機制,使得“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得以保障,且不留盲點;最后,質量管理者可以對所完成工程的成品質量實現溯源分析,尤其是對有質量缺陷的部位進行過程把控的回顧,并分析原因,真正實現全過程監控管理。
(三)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重在科學,傳統的管理思路更依賴于“人”的因素,但施工環境越復雜,單純依賴“人”的局限性就越大。借助科學的管理思路,BIM技術可以實現施工準備階段風險預判、施工過程仿真模擬、施工動態監測、災害應急管控等多種功能。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強調“細致”、“無盲區”,BIM具備“系統性”、“模擬性”、“信息完備性”的優勢將發揮巨大作用。
(四)成本管理、物料管理、工程變更等。精細化的BIM技術通過建立與工程結構模型相關聯的龐大數據庫,可以為管理者進行數據查詢和分析,并為決策和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可應用于精確核算成本、經濟活動分析、物資材料管理、施工前及施工中的工程變更等。
在推動這種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定程度的阻礙。項目主流的“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盈利模式,建立在項目信息閉塞帶來的“信息不對稱”基礎之上。而在BIM技術協同管理平臺下,高度公開透明的信息集成幾乎會瓦解這種盈利模式。但我們不能忽視信息的不透明可能帶來的項目決策的潛在巨大風險。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大力推廣應用,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自主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