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BIM人才缺失解決方法有哪些


國內由于 BIM相關知識與技術的發展起步較許多國家為晚,目前可見于多數征才網站上的BIM相關職缺,對于BIM領域相關經驗及條件并無嚴格要求,一般僅以「BIM工程師」、「BIM建模工程師」甚至「BIM 繪圖員」等職稱表示擬招募對象,應征條件也多僅要求有1至3年相關工程工作經驗即可。
目前國內建筑業缺乏的BIM人才可概分為兩類:技術人才(BIM建模工程師)與管理人才(例如項目【BIM技術經理】及【BIM項目總監】),而國內建筑業界目前缺乏BIM 人才的原因,可以歸納如下三項:
一、 BIM 建模工程師需兼具工程專業知能、識圖能力與軟件操作能力,但以國內的大學教育環境現況,一般學校教育并不容易著力于此種總整性的人才培訓。
二、 BIM 技術是促進異地/多階段/多專業/多人整合溝通的工具,跨域整合能力與經驗非常重要,但此種兼具專業與管理的人選難以快速養成。
三、 業界對在職人員的培訓普遍缺乏策略規劃與管理制度的調整對應,受訓者難以兼顧工作與培訓,訓練成效有限。
國內BIM 人才培育對策對于學校與業界目前所面臨BIM 人才缺口的問題,如何加強教育訓練的質量與強度,筆者人為以下兩大維度是需要關注的:
一、學校的正規教育訓練,其內容包含:
1.訓練目的:教導基本理論與培養基本技術實作能力。
2.執行方式:學校既有專任教師負責教導BIM 相關基本理論,業師負責教導BIM 軟件基本操作能力,以達相輔相成之效果。
2.執行重點:應利用實際的案例進行教學,以縮短學生進入職場后的適應期。
二、 產業的在職教育訓練,其內容包含:
1.訓練目的:教導基本技術實作能力與培養進階技術及研發能力。
2.執行方式:由導入教師負責教導BIM軟件基本操作能力;BIM 部門(資深工程師)負責培養進階技術及研發能力。
3.執行重點:應讓參與的人員多元(人員的挑選應包含BIM部門與工地現場的BIM 工程師),學習的案例多元(項目的挑選應涵蓋從單純到復雜類型,BIM 合約的挑選則應涵蓋規定較簡要與規定較詳細者)。若能考慮帶薪學習,應能促使參與者在有責任的壓力下,加速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更認為BIM人才的培養更應該從大學開始,因此國內大學BIM 教育提應用重視:(1)學校正規課程應與產業短期課程有所區隔;(2)大學應更重視BIM正規教育對基礎觀念與能力的養成;(3)BIM 課程規劃應重視原有工程專業課程與BIM技術的整合。
最新資訊
- 是否值得考BIM三級證書?全面解析價值與選擇2025-09-15
- 想知道BIM正向設計是什么意思?點進來!2025-09-11
- 為什么你需要考BIM三級證書?根據職業發展路徑選擇2025-08-27
- 通過BIM二級考試意味著什么?你的技能水平處于什么層級?2025-07-31
- BIM技術是什么?深入了解其核心概念與實際應用場景2025-07-30
- BIM建模證書有什么用?5大價值全解析!2025-07-20
- BIM哪個專業吃香?建筑、結構還是設備?一文解析!2025-07-18
- BIM等級考試重要嗎?一文告訴你它的價值與意義2025-07-12
- 建筑行業BIM證書是什么意思?一文讀懂它的價值與用途2025-07-07
- 會BIM真的好找工作嗎?建筑職場真相揭秘!2025-07-06